棗祗低下頭不說話了。
數年前,魏公國尚未建立的時候,軍中因為衛生措施不到位,幾大營相繼爆發了花柳病病情,前后約有六百多名士兵患病。
更可惡的是,當時居然還有軍中負責人擔心自己被懲處,所以嘗試掩蓋病情。
若不是一名軍法官得知此事,沖破阻礙直接上報,估計這病情能要了所有患病士兵的命。
得知消息之后,華佗領銜軍醫團隊緊急出手,挽回了大多數人的性命,但還是有一百五十多名士兵因為拖延日久而不治身亡。
另外有一百多名士兵因為沒得到及時治療而未能完全治愈,身體有不同程度的損傷,不得不脫離軍隊。
當時還是引起了很大的震動的。
經過調查,確定是軍中專門負責這方面的官員疏忽大意,沒有做好衛生檢查,沒有處理好衛生問題,未能及時上報,甚至還嘗試掩蓋,以至于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一樁丑聞,讓郭鵬失去了近三百名精心訓練的精兵,讓他極其惱火。
郭鵬大怒之下,問責二十三名軍中負責官員,將他們處死,又將三名協同這些衛生負責人一起掩蓋病情的軍官處死。
之后一并廢除他們家人的軍屬待遇,把他們的家人一起流放到了邊疆,不準返回原籍。
然后,郭鵬加強了軍中的衛生檢查條例,并且意識到營妓的問題所在。
從那時開始,郭鵬才真正開始大范圍推動軍中單身士兵結婚組建家庭的事情,而不是認為有了營妓就可以解決任何問題了。
郭鵬的計劃是逐步提高軍中士兵的成婚率,并且逐漸減少營妓數量,建立起更加規范科學的士兵待遇政策,從而真正解決掉營妓的存在。
這種問題是真實客觀存在的,不能當做沒看到。
大家都是精壯男兒,并不佛系,魏軍軍紀雖然嚴謹,卻也沒到滅絕人倫的地步。
問題必須要直面,不能回避,哪怕為此多付出一些錢財,否則就會引發內部矛盾,這遠比軍隊戰斗力下滑要可怕的多。
數年間,郭鵬大力推動軍中單身士兵結婚組成家庭的計劃,每年都有專門款項撥付,讓軍隊首腦和地方官府幫忙處理。
父母還健在的,則讓當地官府為他們在戶籍所在地幫助談婚論嫁,軍隊予以一定婚姻補助,支持且保護他們的婚姻。
父母去世且舉目無親的,則由政府安排身體健康的適齡孤女與之配對,組建家庭,然后分給土地、房屋,給結婚補助,安排他們就近落戶,入籍當地。
軍隊里每年都給士兵一定的假期回家探親,輪著來,每人都能和妻子團聚,生兒育女。
家庭算是軍屬,除了軍隊的慰問之外,地方政府還要在福利和稅收方面給與優待,和一般屯田民戶不同。
軍屬家庭生兒育女,當地官府要為之慶賀,額外贈送糧油米面,以表達祝福。
郭鵬為此投入了大量資金,通過戰爭和救災救活的那些孤女也得到了至少對她們來說還算不錯的去處。
這種時代,能活著,有個家,能吃上飯,就不錯了。
搭伙過日子比一個人面對要好得多,更別說只是孤女而已,誰還能奢求其他的東西呢?
郭魏政權是第一個大范圍拯救戰爭難民將他們收攏管理的政權,尤其是對孤女的救助。
難民集團之中有為數很多的孤女,她們的生存環境和條件遠遠比其他難民更差。
因此郭鵬特意制定對孤女的救助方案,除了安排一些心靈手巧的納入軍隊護理營協助軍隊處理傷患之外,就是和軍隊單身士兵還有民間光棍配對去了。
隨著時間推移,軍中單身率逐年下降,基本上達到了每個戰兵都有家室的地步,然后輪流放假探親,還會輪流給家屬到軍營附近探親的機會,以此解決士兵自己的問題。
到這個地步,魏軍士兵的個人問題才算基本解決。
但是駐軍在西域的士兵的個人問題,顯然也不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