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皇族的余裕嗎?
可是不管是不是皇族,這都很危險吧?
如果郭鵬是漢武帝的話,郭嘉應該可以去給自己準備后事了吧?
戲忠都覺得害怕,就更別說早已被嚇破膽的荀攸了。
這種事情又怎么是他們可以等閑視之的呢?
可是郭嘉完全就像個沒事人一樣,還是照常做著自己的工作,為皇帝籌備御駕親征北伐鮮卑的事情。
皇帝御駕親征是一件大事,更別說這場北伐的規模之宏大,完全超過了當初郭鵬親自統領十萬軍隊討伐關西和漢中的戰爭。
這場戰爭距離洛陽的直線距離接近三千里,是討伐關西之戰的三倍距離,因此一切后勤所需都要按照那場戰斗的三倍來安排。
這還是最基礎的,稍微出點什么問題,投入直接翻倍也不是不可能。
這場仗一打,也不知道會把魏帝國多年積累的財富打到什么地步。
規模太龐大,龐大到了極點,龐大到了戰爭剛剛被皇帝提出了一個概念,整個朝廷就都開始抽調人手為這場戰斗做準備了。
各部門不僅要應付日常差事,還要從現在就開始為皇帝的御駕親征北伐鮮卑做準備。
大家的時間并不充裕,尤其是在這種人手本身就很缺乏的時候。
曹操被迫把整個內閣全部投入了工作之中,自己都住在了內閣里,沒日沒夜的上傳下達,溝通皇帝和尚書臺。
尚書臺也忙成一鍋粥,程昱和田豐紛紛感覺這是挽回印象分的大好時機,所以沒有反對郭鵬御駕親征的想法,也要竭盡全力處理這件事情,換取郭鵬對他們的改觀。
大批官員開始沒日沒夜的住在官衙里,睜眼就是工作,閉眼就是睡覺。
似乎也想著集體挽回皇帝對他們的印象分,為這場必勝之戰舔磚加瓦。
如此一來,戰后論功行賞的時候,他們說不定也能收獲一些意想不到的東西。
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軍隊晚一點動起來也無所謂,但是后勤補給卻要在最開始就做好準備,該運送的現在就要開始了,不能拖延。
全都部署到軍隊行軍的預訂路線之中,在軍隊行軍的預定路線上的驛站里堆滿糧草,堆滿軍需物資,以便軍隊隨到隨用。
這是后勤部門的義務和責任。
為了這場戰爭,皇帝早在數年前開始就在河北大地上儲存軍需物資,以冀州為主要儲存基地。
兵部官員們立刻奔赴河北,對冀州十郡的諸多軍需倉庫進行全面摸底。
不只是冀州,并州和幽州也有這一類的倉庫,此番行軍作戰,這一類的倉庫也是要動用起來為后勤做保障的。
他們手上拿著兵部歷年來的統計數據,將會對照這些數據進行全面摸排,但凡出了一點點問題,當地官員都很危險。
不過這些物資實在是太多了。
真的太多了。
糧食,豆類,醬類,還有食鹽,都是意想不到的多。
而且肉類也是驚人的多。
比如學習那些草原部落制作的風干牛肉,一倉庫一倉庫的風干牛肉,動輒千斤,數量之多令人咂舌。
據說都是皇帝從北邊買來的牛,還有皇帝自己在草原上蓄養的肉牛,專門為了吃肉蓄養的,不用來耕種。
比如說那些腌肉,基本上都是豬肉,用大量的鹽腌制之后,據說那些豬肉可以放置很久都不會壞。
在陰涼通風的地方放置著,哪怕過個兩三年拿出來,只要把表面一層看上去不好看的部分切掉,里面都能露出色澤艷麗的紅色的漂亮的肉。
那都還可以吃。
味道也的確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