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荀氏,孔氏,賈氏。
這四個家族為了討好皇帝,居然還把各自家學的教育資源全部交給了皇帝,讓皇帝大大擴充了太學教育團隊的實力。
可以預料的是,袁氏,荀氏,孔氏,還有賈氏,估計會成為所有不愿意接受這個局面卻不得不接受這個局面的士人們的共同敵人。
他們用經典解釋權和施教權換來了永遠的安全和富貴,然后一口氣把其他有共同利益的家族拋棄了。
拋棄的非常果決,沒有一絲一毫的猶豫,直接就給拋棄了。
好家伙,你們做的可真夠到位的。
他們不敢恨皇帝,因為皇帝太強,強到讓他們絕望。
但是這四大家沒有那么強,還被加上了見利忘義、狗腿子之類的稱號,所以自然而然就被恨上了。
別說那些家族的恨意了,就算在此事上沒有直接利益的官員們也會嫉妒他們。
嫉妒他們靠著先人的余蔭獲取了如此顯赫的地位。
而這些官員十數年如一日的辛苦工作遠遠比不上他們的余蔭。
這就讓人覺得很不公平,很不爽。
一刀一槍拼殺上來的軍事勛貴集團也會嫉妒他們。
嫉妒他們沒冒什么風險就得到了世襲罔替不會降級的爵位,可以與國同休。
咱們拋頭顱灑熱血在戰場上用命拼來的爵位,居然還不如你們這些靠著祖宗的廢物們得到的要好!
隔代還要降一個級別,對于爵位低的子爵男爵來說,一兩代人不爭氣,家族就要被打回原形了。
于是軍事勛貴集團也對他們感到不滿了。
官僚集團和軍事勛貴集團這兩大集團都對他們不滿,他們除了緊緊圍繞在皇帝身邊,靠著皇親國戚的身份擠進這個圈子尋求保護之外,已經沒有其他任何的出路了。
四大家族這群文化勛貴們已經給淪落到沒有皇帝的保護就無以為繼的地步了。
而最大的獲利者,當然,只有這位皇帝陛下。
這位皇帝陛下是唯一一位完全的獲利者,他所付出的和他所得到的完全不成比例。
但是因為強悍的武力做后盾,其他人也不敢說什么就是了。
所以這次事件,所有人都輸了,只有皇帝贏了。
其結果就是現在,進入太學讀書的士人們從入學到畢業到做官,全都要接受皇帝陛下的一手安排,不能反抗。
以前是沒有這樣的道理的,但是現在,有了。
果不其然,沒過幾天,七月中旬的時候,在太學革新如火如荼的進行之中的時候,皇帝頒布了新的命令。
于尚書臺八部之外增設一部,名為教育部。
以原先的太學行政團隊充任教育部的骨干職位,令太學祭酒袁嗣充任第一任教育部尚書。
教育部存在的意義就是總領包括太學在內的全國范圍內的一切公學的教育活動。
然后皇帝陛下同時宣布,在全國范圍內罷黜私學,興建公學。
所有學子必須進入地方學宮、學校或者太學獲取學籍,然后才能被成認為學子,由此可以獲得預備官員的資格。
沒有學籍,就算是士子都不能通過舉孝廉之路成為官員。
吏部和禮部在篩選的時候也會嚴格注意把控學籍,不是來自太學或者地方學宮、學校的學子就不被納入官員體系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