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強地主的利益在當今皇帝眼里仿佛就不存在一樣。
他一邊大手大腳的花錢,一邊也在大手大腳的掙錢。
通過種種手段收稅、經商,把魏帝國的國庫充的滿滿的,準備給郭瑾留下足夠的錢好讓他施為,推進他的政策。
到了魏帝國擴張的這個程度,國庫依然能保持收支平衡且還有存儲。
可想而知,帝國中后期**的吏治和高度土地集中化會吞吃掉帝國多少本該得到的稅收。
這些稅收持續保持的話,無論如何帝國北方邊疆地區的存續也能維持,絕對不至于國庫之用無法持續下去的地步。
數千萬人口的國家,絕對不止于養不起數十萬軍隊。
只能說這筆錢層層剝削,層層抽成,每個人都拿點好處,最終用到實地上的,可能就很少了,甚至不夠用。
最終的結果就是皇帝窮,黎民百姓苦,官僚們和地主們富得流油,且一毛不拔。
也就是民貴,君輕,黎庶直接涼了。
穩定的三角形結構變成了菱形,帝國治理體系徹底失效、崩潰,帝國的覆滅也就在情理之中,然后進入下一個輪回。
深諳輪回之道的郭某人非常清楚,自己余下的生命里所要做的事情就是穩固魏帝國現有的成就,繼續推進政策,然后,就是不斷的反腐,反腐,反腐,不斷地推進吏治。
取其清,棄其濁,不斷地更換這缸里的水,確保這缸里的水不會藏污納垢,看似清澈,實則蟲卵叢生,腐臭不堪。
他們想讓魏帝國輪回,那郭某人就要先讓他們輪回,看看誰能輪回的過誰。
所以在御前會議的最后,郭鵬做了一個總結。
“自古以來強國大國,就沒有被外敵消滅的先例,強國大國,都是敗給了自己,敗給了**的吏治,敗給了被兼并的土地,敗給了收不上來的稅,我一清二楚!”
說到這里,郭鵬站起了身子,用銳利的視線掃視著帝國核心決策層的精英天才們。
而精英天才們也終于從帝國藍圖的構思中回過神來,意識到郭鵬再度進入了權力狂徒的狀態之中。
不會吧?
他們開始憂慮。
而皇帝的反應一點也沒有浪費他們的憂慮。
“自從我接受漢帝禪讓立國以來,天下人丁不斷增長,二十年戰亂造成的人口損失不斷恢復,所以在之前的人口普查之中,我魏人口數量已經超過六千萬。
這是我非常高興的一件事情,但是在這件事情發生的同時,我又得知了另外一件事情,有不少官員在普查人口的時候,發現有一些人對檢查人口的官員抱怨。
他們說說雖然朝廷鼓勵生孩子,但是他們卻不敢生,我覺得很疑惑,于是追根問底,終于追到了問題的根本,根本是什么?
是先秦時期便運行至今的對每家每戶每個丁壯征收的稅收,是每個人活在這個世上,什么都不做就要每年繳納的一筆稅。
我魏制定稅賦政策的時候,規定現在十五歲以上五十六歲以下的男丁每年需要向朝廷繳納八十個錢,稱為算賦,這是成年男丁的人頭稅。
七歲到十四歲的未成年者每年也需要繳納二十個錢,稱為口賦,這是未成年男丁的人頭稅,商人之家倍之,然后我就清楚了,為什么人們不敢生孩子。”
郭鵬站起身子,背著手,在這群高官顯貴們身邊走來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