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座小竹樓矗立在潛學殿的后方。
與金碧輝煌的潛學殿相比,這幾座竹樓顯得有些扎眼。
竹子用的就是這蜀山的竹子,蓋這竹樓的人也是蜀山的人,而且此刻居住在內的也是蜀山的弟子。
不過不一樣的是,他不是外山的弟子,而是九峰之上,內門的弟子。
蜀山條例,若有內門弟子愿意下山教導弟子,可賞功五百。
雖然有此條例,可卻很少有人愿意下來。
五百功可以兌換不少的東西,可下來一年卻會損失很多的修行時間。
再者,修行為的就是與天爭壽,與人爭氣。
若非想絕學傳承或是破境無望,不然誰會去教導弟子。
不過一些人除外。
例如王朝以北,靠近北莽的葉斗峰上的那群和尚,他們不找什么洞天福地,三通匯靈之地,就喜歡守著那光禿禿的土山。
當然,還有蜀山之上閉峰的劍來峰和歸去峰。
世人大多都知道蜀山七俠,大抵認為蜀山只有七脈。然則不是,蜀山仍有兩峰不出世。
不是這兩峰不愿下山濟世救民,只是這兩峰實在是后繼無人。
護峰大陣自動開啟,這兩座光禿禿的山卻也從此被封閉。其余七峰上空霞光籠罩大有氣沖斗牛之勢,而這兩峰上空卻是灰蒙蒙的一片。
雖然這兩峰自封,不過蜀山仍然有一小部分苦修者。
和大多數門派不同,他們并不排斥苦修,并不認為苦修是腦袋有問題了。相反,苦修可以明其心,堅其志。
甄洪就是蜀山所剩不多的苦修者之一。
他不屬于兩峰,可他卻愿意用苦修來明其心志。
所以他選擇下這靈氣匱乏的外山,愿意自己一手一腳的搭建住處,也愿意每日背起柴架,去打柴做飯。
這便是他來外山當個訓導先生的原因。
甄有財想到甄洪那嚴肅古板的樣子就發慌,可他一想到李宏許諾當了家主之后讓出半個州生意利潤的巨大誘惑。咬咬牙,便朝著潛學殿的背后走去。
后山只有幾座空著的竹樓,那爐子里的煙火還沒滅,爐子上的水壺叮鈴作響,看來主人是把水放在爐子上才出的門。
甄有財找了個壺把水灌滿,一不留神那水灑在了還未完全熄滅的柴火上,一陣煙子起來,嗆得甄有財眼淚都快要出來了,還直咳嗽。
他轉過頭去,看見墻角的不多的柴和幾捆藤條,發現柴架并沒有在。想了想,便朝著山上走去。
果真,沒走多遠。就看見一個粗壯的漢子扛著一架柴走來,穿著一件馬甲,胳膊上的肌肉勾勒出好看的線條。
“你來做什么?”漢子的聲音沒有任何的感情。
“哥,我有點事……”
甄洪看著甄有財一副要哭的樣子,把柴放下。
“又被人欺負還是又被人騙了?”
“我……”
甄洪打斷了甄有財,“走吧,回去再說。”
回到竹屋,放下柴。甄洪看了一眼已經倒好的水,眼中出現一抹不快。
不過他還是倒了一杯茶,靜靜的等著甄有財開口。
甄家的第三代就他和甄有財兩個人,不過甄洪的母親身份不太好,加之父親早逝,故甄洪在家族中也一直受到排擠。
小時候,甄家沒一個人拿正眼瞧他,除了他奶奶。可奶奶去世之后。他在甄家便再無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