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小時前。
巔峰大廈66層的水星音樂公司。
公司的幾位高層,正聚集在會議室,探討工作。
總裁胡非,在會上訓話:
“外部競爭最近愈來愈激烈,而制作成本也越來越高,在這種情況下,公司的生存也是舉步維艱。”
“如何利用現有的條件,推動水星的運營,開源節流,是擺在全體水星人面前的首要問題。”
“將人推出去,把神請進來,這是我一直在強調的策略,我也知道,在請神方面,諸位也是利用了各自的人脈,努力開拓視野,替公司拉來了不少的人脈和資源……”
“但是另一方面……”
“在推送水星歌手藝人出去的方面,是不是差了一些?”
“于深秋的情況,誰解釋一下!”
這推人請神策略,是胡非的一個戰略思想。
請神,包括挖掘各行各業的大老板,投資商,讓他們將資金或者資源,通過贊助合作等等方式,投向水星音樂。
公司經營,其實就是滾雪球。
越滾越大的時候,所能帶來的影響力,便是愈加轟轟烈烈。
而推人策略,就是將旗下的歌手藝人,通過各種包裝、廣告、通告……等等一切手段,全面推向市場。
這是每個藝人公司最基本的操作。
但在水星這里,還包括讓藝人去進行一些陪酒的非正常業務。
公司有一個秘密的部門,有幾個骨干就專門從事這樣的聯系。
用胡非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與其讓別人聯系賺去大頭,不如自己組織,肥水不流外人田。
藝人簽約水星,圖的是什么,出人頭地家喻戶曉那只是表面上的目標。
其實最基本的目標,毫無疑問,那就是謀求物質金錢上的收益。
這也是無可厚非的。
但是水星公司,就比較喪心病狂了,將這種物質金錢的追求,擺到了臺面上。
對旗下藝人的教育,也多是往這方面去引導。
“你發行一首歌,收入可能就幾萬,幾十萬,如果你陪酒一次,說不定收入比這一首歌還要多。”
“藝人也是吃青春飯的,你年輕時候不努力一點,放下身段,等你老了之后,想要放下身段,都已經沒有資本了……”
“你不低頭,有的是人低頭。”
有時候還會明著威脅,如果不同意公司的安排,那就會被公司雪藏,甚至以違約,追究相關賠償和責任。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市場那么大,愿意走出這一步的藝人很多。
但是一分錢一分貨,十八線跟二三線,一線之間,在明碼標價之下,市場最稀缺價碼又高的自然是那些頂級貨。
胡非在這一塊嘗到了甜頭,不管是個人還是公司賬戶,都因此而獲利頗豐。
但公司還是有個別藝人不吃這一套,這其中就包括之前一直力捧的于深秋。
于深秋自組合單飛之后,發展一路順暢,憑借著優秀的外表條件和極具個人魅力特點的嗓音,也是差半步就能躋身天后行列。
這樣的條件,市場趨之若鶩啊,出去應酬一次就能夠抵上別人幾十次。
抱著這樣的思想,胡非非常看好于深秋。
但事與愿違,于深秋一直軟硬不吃,屢次拒絕公司的安排。
胡非不能眼看著搖錢樹變成木頭人。
這一次,胡非就是要給于深秋顏色看看。
所以在會上,他又一次對相關負責人進行敲打。
這已經是明著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