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平心的聲音唱出來這首歌,真的將這種意境和感覺完美的表達了出來。”
“高分肯定是少不了的,但其實除了評分之外,我還想問一問選手平心,你是在什么樣的情形下作出這首歌的,有故事嗎?”
程雨欣一邊問著,一邊死死的盯著平心。
程雨欣此刻的心情有點不平靜。
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平心就是方平’的這個想法非但沒有變弱,反而越來越強了。
所以,她想問一問平心的經歷和故事。
讓平心多說點話,讓平心講一講故事,或許能得到更深一些的了解。
而且這首《不為誰而作的歌》寫的確實很好,程雨欣也確實想聽一聽故事的創作背景。
程雨欣的話讓熱議紛紛的會場變得安靜了下來,一對對火熱的目光望著舞臺上的平心,透著渴望。
有故事的歌曲,才是一首好歌曲,才是一首可以令人久聽不厭的歌曲。
但這首歌的意境太重了,他們只聽了兩遍,只覺得旋律和聲音很好聽,歌曲歌詞也很勵志。相比之下,如果能再知道歌曲的創作背景那肯定是更好了。
方平靜靜站在舞臺上,面具下的他目光沒有去看程雨欣。
他耳邊是程雨欣那熟悉到搓成灰都能認出來的聲音。
想了想,方平微微咬著舌頭壓著嗓子,開口說道:“既然大家想聽,那我就稍微講一下吧。”
隨后,方平緩緩開口道:
“我的生活非常忙碌,日程非常緊張,每天都非常的疲憊。”
“有那么一天,大概是兩三個月前的一天。我突然意識到自己一個人一直在為夢想而打拼,我一個人把所有的精力全部奉獻給了工作。”
“有時候我會很疲憊,很勞累。身體的疲憊甚至在慢慢擊垮我的心態,讓我原本的好心態也變差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在不知不覺間,我感覺自己的情緒突然間變得很負面,很脆弱。”
“甚至我在照鏡子的時候都發現,自己看著鏡子里的自己,感覺是那么的陌生。”
“也是在那個深夜,在明月高掛的夜里,我寫下了這首《不為誰而作的歌》。”
“我希望通過音樂聆聽自己內心的獨白,找回自己,并向社會傳播正面能量。同時也感謝那些所有幫助過我的人,將這首歌獻給每一個生命中向我伸出援手的人。”
“其實這首歌我也知道它的缺陷所在,同樣,它的缺陷也算的上是優勢了吧。”
“如三位導師所說,這首歌更重的是意境,如果大家不看歌詞的話甚至有可能有點聽不懂。但恰是如此,才將我當時的心境給表現了出來。”
“有點迷茫,難受,懷疑,甚至有些自我拉扯。”
“整夜整夜的不能睡,許多許多事情都需要從記憶中重新摸索,擔心自己會忘記誰。所以在歌詞里,高潮部分我會唱‘累到整夜不能睡夜色哪里都是美;一定有個人他躲過避過閃過瞞過;他是誰他是誰’。”
“這首歌是對我情緒的一種宣泄,但同樣這也是一首極具正能量的歌曲。我希望大家在聽我這首歌的時候,都能夠讓自己的腦袋放松,讓自己的身體放松。”
方平熟練的回答著。
這些回答的前半部分回答,其實也是地球上林俊杰作這首歌時的真實情感寫照。方平只是將之照搬了過來。
后邊的回答是加入了自己的一些理解,整體回答完美無缺。
平心回答完之后,場上再次響起熱切沸騰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