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凡的視野中,突然出現了一道金色的光幕,一行行文字在上方顯現。
看著光幕,李凡神色有些凝重。
在天庭當了那么多年神將,他也算有些見識。
可他從來沒聽說過,三界之中有什么神通法寶能有這樣的效果。
這個系統,到底是個什么東西?
定了定神,他開始研究了起來。
現在的他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土地,應該不會有哪個大能會閑來無事,跟他開這種玩笑。
研究了一番,他有了一些驚人的發現。
通過系統功能介紹,他發現這個所謂系統,貌似是一個輔助的無形法寶,可以像招魂幡一樣,從異世界招一些生魂過來,化為人形。
而這個系統還能發布一些任務,如果他完成任務,就可以獲得一些獎勵,比如這個天罡三十六變。
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他通過系統存儲的一些資料,發現了一些了不得的東西。
在系統存儲的資料中,他發現了一本名叫《西游記》的書。
它的內容并非詩文典籍,而是記載了一段事跡。
事跡的主人公不是旁人,正是山下鎮壓的那位齊天大圣孫悟空。
書中詳細記載了它的來歷,以及是怎么誕生,如何得道的。
看過書后李凡才發現,孫悟空居然是菩提祖師的弟子!
李凡在當凌霄神將的時候,也和孫悟空交過手,但卻不知道孫悟空的這一身的本領居然是跟菩提祖師學的。
菩提祖師原是如來坐下大弟子須菩提,但對儒家和道家的修行之道也極為精通,據說老君曾經評價他為三界之內第一等聰明人,孫悟空居然是他的入室弟子?
看到菩提祖師對孫悟空說出那句“你只是不惹禍不牽帶我就罷了”后,他馬上就聯想到了之后孫悟空大鬧天宮的事,跟著就嗅到了一絲謀略的味道。
果然,書中描述孫悟空回到花果山后,開始惹出諸多禍端,最終醞釀了一場大鬧天宮的鬧劇。
之后,西天如來出手,鎮壓了孫悟空,平定了一場紛爭,但卻沒有記載他被剝去神籍,貶為土地的事。
在書中,時間直接跳轉到了五百年后。
西天如來計劃傳經到大唐,安排觀音菩薩前往長安尋找取經人,開啟了一場西天取經的旅行。
看完了整本書,李凡消化了良久,才理清了思路。
書中蘊含的信息太多,他一時半會根本無法完全參透。
但他已經明白自己為什么會會被剝去神籍,貶斥到這個地方當土地了。
作為在天庭混跡了五百多年的老油條,又是凌霄寶殿的鎮守神將,他耳聞目睹的事不少。
很多事當時瞧不出什么端倪,但一段時間過后,自然會有結果顯現,對照前因。
在他被剝去神籍的時候,他和一眾同僚也驚訝于天庭降罪太重,很多神將還聯名上書,幫他求情,但卻一點用也沒有。
那時的他并不理解玉帝為什么忠奸不分,不去質問西天佛教的禍心,反倒來懲罰他這個檢舉人。
現在看來,原因已經很明顯了。
因為他撞破了天庭和西天的計劃!
書中并沒有相應的記載,但他對照自己所了解的情況,就能猜出大概了。
西天取經的目的,顯然是為了引佛教進入南瞻部洲。
而南瞻部洲是天庭的根基,如果沒有天庭的首肯,西天肯定是沒法做到這點的。
所以,當初那個羅漢所說的那句入駐南瞻部洲傳經并不是一句醉話,而是西天佛教即將實施的計劃。
不過,天庭之所以高高在上,完全是靠著南瞻部洲億萬生靈和天地元氣的供養。
南瞻部洲最為珍貴的天材地寶,靈脈資源,甚至是天生神物,大都控制在天庭的手中。
如果放任佛教入駐,難道天庭就不怕引狼入室么?
他回憶了下之前耳聞過的佛教修行法門原理,就大致猜到了其中的原因。
南瞻部洲的道修,最終的歸宿是化身天地,成為像鴻鈞老祖那樣的存在。
這需要煉化無量的天地大道,耗費無盡的壽元和元力。
但佛教的修行之道有所不同,他們追求的是梵我同一,是精神上的大圓滿。
他們需要用無邊愿力所凝聚而成的梵天極樂世界,躋身其中,永享極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