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老板打包糖果時,武老太太帶著兒媳婦和小伢崽回了她住的臥室,接過小伢崽帶來的防水墊子鋪地。
婆媳倆也沒啥不好意思的,利索的寬衣,吃了藥丸子就躺得四平八穩,并且還頗有雅興地說說感受。
小蘿莉笑咪咪地當聽眾,等藥丸子發威,燒得武老太太和武太太的皮膚泛紅時才開始下針。
她一邊幫扎針,還能分出神識關注老爸那邊的情況,一心兩用。
在武老板的作坊上班的人員,有大半是樂爸以前的同事,有幾個是他和另幾個村民辭工后才加入的。
作坊里的工人收到老板的指示,暫時停工,等到樂父一來,熱絡地將老板的客人請進移動板房招待。
作坊分工明確,種植蘑菇的廠房是大棚,工人臨時休息和值班的住處是移動板房,烘蘑菇和裝箱打包存儲的廠房是磚墻房。
移動板房很寬,中間是八十多平的大廳,有一側隔出數個辦公室,另一側隔出一小片地方做為工人的臨時休息區。
廚房是單獨的一棟小移動板房,公用衛浴則位于移動板房和種植大棚之間,距離移動板房約有十二米遠。
移動板房的大廳有很多長木沙發、茶幾,還有靠背椅子,既是會議場也是接待來客的會客室,有時因生產需要,也做為臨時工作場。
樂爸以前是作坊的工人,現在再來被當作客,換個人,估計難免會感慨萬千,而他一向心寬,被請進移動板房時也沒半點尷尬。
作坊里的人除了技術人員,工人都是附近的村民,本性淳樸,再加上樂家姑娘有出息,大家就算現在不在樂家姑娘手下謀生活,或許哪一天就有可能求到樂家頭上去,對樂父只有客氣的份。
樂爸心思簡單,大家聊得很愉快。
樂韻關注一陣,見樂爸與熟人相談甚歡,也就沒再繼續留神作坊那邊,一心一意幫武老太太武太太扎針。
待陣陣運行起來,她再去為武老板針灸。
武老板選在中堂針灸,先把大門掩上,并脫去多余的衣服,只披著個大衣保暖,已經萬事俱備。
當東風一來,他自己鋪好防水墊,吃完藥丸子,躺得平平的。
樂小同學為武板扎針,溫脈再正式開啟針陣,因為陣針運行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她閑得無事,從中堂后門出去參觀武家小院。
從中堂后門出去有一條短短的走廊,另一端是連接地面的臺形梯,沿著臺階下去就是后院。
欄桿式建筑的東側和西側也還有空,與屋后是暢通的。
菜園的位置以前也是一塊巨大的石頭山,武老板想把整座石山挖出來,但因為越往下挖山石體積越寬,后來只爆掉一部分石頭,挖出一個坑,再從其他地方運來泥土填充,整成菜園。
菜園的泥土層厚約七十公分,土質不錯,園內種著蘿卜、大白菜、包菜、芫須、紅蘿卜和柳葉菜,還有一片的蔥和蒜。
菜園規劃得整齊有序,園子外的東北方和東方另砌有一條花圃,種植茶葉樹。
不用誰來介紹,樂韻一猜就知是武老太太的杰作。
武太太在九稻守著作坊時并沒有種植,武老太太初至九稻就念叨著想種菜,后來武老板跟出租房的房主溝通進,房主家把給父母管理、離家不遠的一小塊地給武老太太種些小菜。
房主的那塊地不大,不到武家現有的菜園子的四分之一,武老太太就種些蔥、蒜、種辣椒。
現在自家有菜園,武老太太也有了大顯身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