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小牛訓練幾天訓練得差不多了,樂爸單獨牽牛去耕田、耙田,一連讓小牛獨立工作數天,加深記憶。
樂家把小牛訓練好了,周村長挑了個黃道吉日,去樂家牽牛回家。
周村長前幾年因吃了小樂樂的藥丸子,身體健康,又閑不住了,生出養頭牛的計劃,他老伴和兒子都沒對。
樂家的那頭亞成年的小牛,在剛出生沒多久就由周村長預訂下來。
農村的老人都知道,學過耕田的牛比沒學過耕田的牛聽話,也因此,周村長叫侄子婿幫把牛教一教,教會耕田再牽回家。
周村長去樂家牽牛時,不僅帶了買牛錢,還提了一點禮物,拿著籠頭和牽牛的繩。
老傳統說了“賣牛不賣繩”,賣牛時,主人家不會送套牛的籠頭和繩。
周村長選在早上去樂家牽牛,到他到達時,樂家兩口子也差不多做好了早飯,留他吃飯。
周村長也沒客套,在樂家堂屋坐下后,問:“小鳳,樂樂忙完了沒有啊,有沒說哪天回來?”
“滿叔,你老找樂樂干啥子?”周秋鳳一邊忙活,一邊說話,工作聊天兩不誤。
“昨天去山上挖葛根,發現了兩個大冬筍,我用土埋好了,樂樂啥時回來,我去挖回來給樂樂。”
周村長笑呵呵的,樂樂稀罕冬筍,所以發現冬筍時他沒動,趕緊用泥土掩蓋好。
“樂樂前幾天打電話回來說要去外省,等忙完工作再給家里打電話,她最近肯定沒空回來的,滿叔你把筍子挖回來吃了就是。”
“樂樂又去外省了啊,清明樂樂應該會回來吧,先留著它讓它再長長,等清明再挖。”
周村長沒問小樂樂去外省干什么,樂樂是干大事的,去外省肯定是工作需要,他們不懂就管住嘴,不該問的別問
周秋鳳既沒勸也沒阻攔,讓滿叔自己決定。
樂爸沒瞎插話,等孩子媽和滿叔說完了一樁事,他才與滿叔拉拉家常。
兩口子速度不慢,很快早餐全部出爐。
樂樂的人又給送來一批藥膳,家里食材庫存富裕,樂爸周秋鳳也聽進去了姑娘說“早餐要吃好”的金玉良言,早上都吃一份藥膳。
最近幾天又是干體力活,更不能少藥膳。
樂爸周秋鳳沒摳索,早上熱了兩個藥膳,有清蒸荷葉竹筒雞和燜羊肉,還熱了包子,煮了酸漿面。
以前巖老蟻老因為是修行人士,食量比別人大,現在么,做了針灸的樂家兩口子和周村長的食量也直追蟻老巖老。
五個成年人胃口好,各吃了兩碗酸漿面,還干掉了六七個包子,把菜也吃光。
吃飽了,個個精神抖擻。
周村長在樂家坐了會兒,等樂家兩口子放了雞鴨喂了豬,他給小牛套上籠頭,牽牛回家。
從樂家牽回牛,先送去牛圈里圈養幾天,等它熟悉了新家,過三四天再牽出去活動。
樂爸周秋鳳將滿叔送到村道上,目送他走遠,自己也回家,收拾收拾,給稻田運肥料、犁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