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韻找到藥臼,用眼睛x光掃描,它除去本身每個結構結合部分散發著各色各樣的光,還有一層很淡很弱的白光。
白光就是靈氣,可是
默默的,樂韻嘆氣,知道藥臼是件有靈氣的東東,她也不能丟空間啊,這么大件東西莫明其妙不見,哪怕她老爸再粗心也會發現的,到時問起來她沒辦法圓謊。
石臼可不小,有兩尺多長,邊緣厚達十來公分,約有八十多斤,平日移動也要兩人抬。
樂同學輕輕松松的抱起石臼,搬到屋前水池邊,幫它洗澡,從內到外,洗了一遍又一遍,洗得干干凈凈,放太陽底下曬著。
再進廚房添柴火,開電磁爐,放鍋,炒糯米米,燒兩大盤,米炒得微黃。
炒好米,石臼也曬干,搬到廳堂,樂韻將米倒進臼凹里,放進磨輪,搬張椅子坐著,把腳擦干凈,踩著磨輪棍子,用力的輾米。
磨輪滾動,輾碎米粒,細微的碎響密集,炒香的米被打碎,再被輾磨成粉,先粗成細。
樂同學不停的踩著磨輪來回滾動,過一陣再去廚房燒火,回頭又磨粉,將兩大盤米研磨成細粉末,啟出臼,密封好,將一些曬干的藥倒進槽,再次磨藥粉。
周秋鳳下地翻紅薯藤,拔雜草,周家把田還給樂家,地自然也不種,因為剛年中,地里的作物還沒成熟,反正到秋后收回來也要分,周哥把地劃幾塊給妹子管理,自己管幾塊,等秋收后再把地給樂家,明年就全部由樂家管理。
周秋鳳是樂家媳婦,當家主婦,田地由她管,家里的谷子已曬完,她早上去看田水,再下地做活,因記著家里還有姑娘在制藥,她收工較早,到十一點就回家。
人還沒進家,先聞到一股子濃郁的藥味兒,她怕自己身上帶有灰塵回家會弄臟孩子的藥,把抱回來的紅薯藤丟在后院門那兒,再把自己從頭到腳的拍幾遍才回家,剛到門口就見小樂樂在舂藥,她看著就忍不住歡喜“樂樂,你的藥制成了沒”
“鳳嬸,你回來啦。”樂韻扭頭,看到新媽媽,眼睛彎彎“還沒呢,今天才開始,還早著呢,大概要兩三天才能完工。”
“噫,要那么多天”周秋鳳詫異得很,輕手輕腳的進屋。
“三兩天算是少的啦,如果不把藥材剁碎磨粉,估計要七八天才能燉融化。”
“噢”周秋鳳只有感嘆的份,這醫師真需要天分,要叫她和樂清整那些東西,肯定沒那份細心和耐心,估計會丟三落四,連藥名也記不全。
洗臉進廚房,電飯鍋跳閘了,再看火塘那兒火在燃燒,那口蒸東西用的大鍋蹲在鍋架子上,蓋子頂頭壓著塊石頭,蓋子被壓得很緊,有水蒸氣也冒不出來,從鍋里傳出水翻滾的聲響。
大約是因6月末到7月初,老天把眼淚流光了,自進入7月下旬,全國大部分地區少雨,房縣自下旬到8月都沒下大雨,只有三兩天飄了點細雨,還是一邊出太陽一邊飄雨的那種陣雨。
因為沒下雨,放稻田埂上或空地曬的稻草也干得快,大多村民已把稻草搬回家,玉米苗也枯老的快,到8月中旬開始就收獲,現在人人曬玉米棒,曬干放機器里脫粒,不用人工掰。
也因天晴,中午太陽大,周秋鳳也不急于出工,孩子的工作又沒自己的份,她用電磁爐燒水,自己去捉只鴨子宰殺,燙毛剖洗,留一半晚上吃,一半上鍋煮。
等正晌午過了,地里有活的村民才出工。
一天很快就過去,樂爸下班回家也見到貼心小棉襖在舂藥,他和老婆兩人管家務事,什么都不需孩子操心,晚上因要熬藥,自然要人管火,樂爸和周秋鳳搶著守夜,結果兩人以二對一還完敗,被孩子趕去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