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默發現在火星二郎神的科技中,缺少了內燃機環節,他們直接采用了電能作為動力驅動能源,而采集電力的唯一方式就是太陽能大樹!
和大部分地球人的認知不同,地球上的第一輛汽車也是采用了電力驅動,比汽油車早了整整40年,電動汽車擁有結構簡單,操作便捷的優點,但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續航少、動力弱。隨后汽油汽車崛起,成為人類交通工具的主流,直至墨星電池的出現。
為什么火星二郎神會不采用汽油車作為交通工具呢?
李默瞬間想到了:火星上并不存在石油!
大腦袋帕杰羅人在講述石油的起源時,稱石油是宇宙超級文明播種者文明,送給即將誕生智慧生物的行星禮物,地球正是由于收到了這份大禮包,才得以在初級文明階段飛速發展。
而火星似乎并沒有這種好運。
那么他們唯一的選擇就是利用恒星-太陽的能量。
最后的幾幅巖畫大多是描述火星二郎神是如何利用太陽能的,他們在火星表面種植了一顆超級太陽能樹,這顆大樹的枝葉深入太空,把整個火星的表面都遮蓋了起來。
太陽照射到火星表面的能量都被大樹的樹葉收集了起來,然后通過無數根粗壯的線纜傳回地面。
“植物版戴森球?這也太厲害了吧。”,李默不由得佩服火星二郎神利用植物的能力,看來每一種智慧文明都有自身的特色科技。
最后一副巖畫很簡單,一顆碩大的太陽出現了火星天空中。
“這是?”
碩大的太陽在巖畫中已經出現過一次,上一次它的出現導致了植物的全面潰退,火星上的動物才得以嶄露頭角。
那么這一次呢?
難道火星二郎神是因為太陽的異常而滅絕的?
李默發現巖畫的旁邊似乎是一道石門,石門上歪歪扭扭的刻著幾行奇怪符號。
火星文?
山洞內部的巖畫幾乎完整的描述了火星生命的進化過程,那么石門的后面是什么?
“文明室!”
李默的腦海中蹦出了一個來自帕杰羅文明的外星詞語,文明室作為一個文明種族為了記錄本文明發展的歷史記存在,在整個宇宙中也十分稀少,畢竟不是每一個文明都有這些“閑情逸致”。
李默之所以會這么激動,一方面通過火星文明室,他可以了解到火星二郎神的文明發展歷史,更加重要的是,宇宙中一個超級文明--圖書館文明對這種文明的真實歷史很感興趣。
帕杰羅文明,就曾用收集到的異星文明歷史,與圖書館文明交換到許多技術和高科技產品,譬如他腦海中的學習輔助系統。
也許他也可以用火星二郎神文明的真實歷史,交換到適合地球人類使用的科技。
而眼前的石門后,也許正是一個火星文明室,火星二郎神的文明史正靜靜的呆在里面,等著他去發掘。
這就是一座寶庫!
喜歡我綁架了一個外星文明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我綁架了一個外星文明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