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皇宮
李翔上次見到皇帝劉協,還是在他被黃巾起義之時立下大功進京受封的時候,但也僅僅只是見過一面罷了。
那時劉協還沒幾歲,還是個乳臭未干的孩子,如今經歷過數不清的風霜磨礪,十幾歲的他已經早早鍛煉成一個頂天立地的男人了。
對于漢獻帝,李翔之前就想過了,皇帝殺有殺的好處,留有留的好處。因此,李翔并沒有刻意對漢獻帝作出什么布置。
長安被破,屆時必定一片大亂,手中毫無力量的漢獻帝若是可以活下來那也算是他的運氣。
到時候,也不是不可以接受。養個天子在家,跟養個小狗似的,一天三頓飯,簡單不費事。可關鍵時刻,你叫他咬誰他咬誰
畢竟,經歷過董卓與楊堅之后,朝堂中那些漢室的死忠分子已經被處理地差不多了。董卓與楊堅二人,特別是楊堅,也算是為李翔了方便。
只是,現在的情況卻與李翔想得有些不一樣。楊堅在最后居然保留了一支千人的兵力,護在皇宮之中保護漢獻帝劉協的安全。
而等到李翔的大軍到達皇宮,這支兵力更是果斷投降,絲毫不愿讓皇宮遭受戰火波及,也避免了劉協出現危險。
李翔不用多想,便想明白了楊堅此舉的目的。
楊堅這老東西,臨死都要給自己留下一些麻煩
而見到漢獻帝劉協之后,李翔表面上卻不敢怠慢,趨步上殿,慢慢思量著已經生疏的朝儀,按部就班跪倒參駕。
劉協面露微笑道“卿家請起,遠道勤王、誅殺逆賊楊堅勞苦功高。”其口氣聲音頗為平緩柔和,起碼表面上顯示著對于李翔的好感。
從登基到現在,漢獻帝劉協一直便被別人掌握在手里,先是董卓,后是楊堅,從來都只是一個傀儡。因此,在摸清楚李翔究竟是一個大漢忠臣,還是像楊堅那樣的野心家之前,劉協也絲毫不敢擺出一幅皇帝的架子。
“臣等救駕來遲,有負皇恩,死罪死罪。”李翔以退為進,先給自己扣上一個罪名道,同時,也盡力表現出一副大漢忠臣的樣子。
“李愛卿,你有功無罪。董卓、楊堅兩大逆賊造亂日久,非是朝夕可定。愛卿為大漢日夜操勞奔馳,朕與群臣每每論及,未嘗不交口稱贊”劉協緩緩道。
“為陛下討賊乃是臣分內之事”李翔佯裝叩首道。
劉協一擺手道“愛卿無需謙讓,朕命你暫領大將軍之職,總領天下兵權。”
漢朝將軍位,分六品近百種稱呼,雜號將軍更是無法統計。大將軍,這已經是三公級將軍的一員,已經處于武將中最巔峰的位置了。
“陛下,董卓、楊堅造亂日久,非是朝夕可定,昔日魏公曹操于酸棗孤軍深入,雖敗于汴水,然忠于社稷之心日月可鑒以臣來看,這大將軍一職當由曹操擔任最為合適”李翔并未接受劉協的封賞,反而是侃侃而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