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是否先令輕騎沿途襲擾敵軍,疲其軍力,之后再由將軍追擊”南宮適起身建議道。這樣的話,才可以多增加一些成功的概率。
“不妥”一旁的廉頗皺眉道,“敵軍有白馬義從這樣的精卒在,我軍派出輕騎,只能是便宜了敵人”
白馬義從是典型的輕騎兵部隊,有著強大的機動力和射程優勢。歷史中,公孫瓚能依靠這支輕騎部隊長期威震塞外,并讓鮮卑、烏桓這樣的驍勇善戰的輕騎“世家”聞風而逃,不難看出,白馬義從的實際戰斗力。普遍的騎兵去了,只會殞落于白馬義從的箭下。
此世中的白馬義從雖然沒有在草原那刷出名聲,但卻在袁紹那里刷出了名聲。以廉頗的才能,自然是要阻止這種送人頭的傻事了。
聽了廉頗的說法,南宮適也只能燦燦然地重新坐下來了。剛剛,他是真的忽略了對方還有白馬義從這么一支精銳部隊。
別以為在歷史中白馬義從被先登先士團滅了,就要小看這只部隊。事實上,先登死士的強弩與戰法雖然確實克制騎兵,但也不至于可以把白馬義從這么一支精騎給團滅了。
白馬義從被先登死士團滅的原因,乃是出自他的指揮者的原因,而非是白馬義從的戰斗力不足。
一方面,公孫瓚見敵兵少,便認為對方弱,輕視對方戰斗力。另一方面,公孫瓚讓白馬義從在最不適合他們的地形,讓白馬義從沖鋒。除此之外,公孫瓚低級地用輕騎去對弩兵,沖著強弩進行正面進攻。
別的不說,若是白馬義從仗著速度優勢不斷襲擾先登死士,即便是先登死士也會拿白馬義從沒有辦法。
“好了,就按吾的方法追擊”薛仁貴拍板定論道。
“冉閔,岳倫,狄雷,薛英,李天長,你們幾人領一萬兵馬隨本將出發”
“廉頗將軍,你領楊再興,后羿兩將并一萬大軍追隨本將之后”
“南宮適,你領余下兵馬把守壺關,以防不測”薛仁貴接連下令道。
壺關之中本有三萬守軍,可即便是借助關墻的優勢,這段時間下來,也損失了近六千兵馬。
而壺關眾將之中,論起領兵才能來,首先的便是薛仁貴與廉頗了,剩下的,也就只有南宮適與冉閔可以頂上了。
薛仁貴親自領軍,冉閔作為壺關中最勇猛的將領要對付袁紹,而第二支兵馬又責任重大,薛仁貴便將其交給了能力更強的廉頗。因此,守護壺關的責任,薛仁貴也就只能交給南宮適了。
只有壺關不失,薛仁貴他們即便是追擊沒有成功,甚至是敗了,也可以有轉圜的余地。
“南宮將軍,待兵馬出城后,除非將軍親自再見到在座眾住將軍本人,否則,萬萬不可再打開城門”薛仁貴向著南宮適叮囑道。
說實話,這一次追擊,薛仁貴并沒有必勝的把握,畢竟敵軍兩倍多于他們。薛仁貴如此叮囑南宮適,便是為了以防萬一,防止若是他們一旦戰敗后,敵軍會穿上他們晉軍的衣服來詐開關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