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叔敖本來就已經有了退穩之心,只是最后那一點為人臣子的職責沒有讓他立即離去。但項羽既然都已經要即將歸來了,孫叔敖便認為他自己是時候到了該離開的時間了。
在有了這么一個坡可下之后,項軍也終于按照范增所想的那樣實現了退兵的準備。
有些東西只有在失去了才會明白他的珍貴。范增對病逝,對于項羽來說同樣是一場不小的沖擊。直到范增真正沒在了的那一刻,項羽才開始惦記起范增的好來。
這短短的時間之內,項氏一族最堅固的兩根支柱一根倒塌,一根離去,再加上司馬懿的背走,項氏一族算是再沒有了謀主級的人物。
項羽手底下之中,本來就文官性人才是一個短板。長久以來,基本就是孫叔敖與范增這兩把老骨頭在那里死死地撐著。
孫叔敖也沒心思再去見項羽最后一面,實在是之后縱然是再見了也沒有什么可說的了。再加上,孫叔敖此次歸隱之心已決,索性眼不見心不煩,直接選擇去歸隱山林了
該表演的戲已經表演完了,他也該去他預定的下一個場景去演戲了。只是,他這一路上可是并不順利。
項羽露出了想要撤兵的心思,朱元璋卻也左右為難了起來。
對于項羽撤兵這件事,對于他們來說有利有弊,這要看從哪方面進行理解了。
但現如今,這兩把老骨頭卻先后以不同的方式離開項羽,可以想到,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項羽這么恐怕是要混亂上一陣了。
而自此之后,項氏一族算是真正走入了大踏步后退的階段,直至接下來的正式滅亡。
姚廣孝給出的理由不多,但卻已經足夠說服朱元璋了。
一來,以眼下的局勢來看,這荊北他們恐怕是不好守了,如果沒有其他意外發生的話,在這種戰局全面失利的情況下,晉軍拿下荊北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如果不搭理項羽的話,那他們就有更多的精力防備虎視眈眈的晉軍。但同樣,也會失去了一個打擊項羽的好機會。
朱元璋在姚廣孝的建議之下,最終還是決定了不能讓項羽這么輕易撤走,必須要讓對方付出足夠的代價才行。
二來,項羽這種人物有的時候特別是一個巨大的麻煩。對于他這種人,能解決還是盡快解決的好。
畢竟,朱元璋也不希望等到未來有朝一日,他和晉軍交戰的時候,會被人在后面來上一手。
在荊北已經遲早要落到晉軍手里的情況下,這個時候,對于朱元璋來說,反而是盡可能地打擊項羽,為自己下一步的南方計劃奠定基礎更加重要。
朱元璋只有實現了他的南方計劃,才能有足夠的底氣,在接下來和晉軍再爭長短。
誠然,相對于項羽來說,劉秀這樣的人的威脅要大小好幾倍。但是,就像現在共同面對晉軍這種強敵的時候,劉秀也比項羽要令人安心好幾倍。
劉秀這種人物和項羽不同,不會在不恰當的時候做出一些不該做的事情。
因此,這個時候,項羽就算是想要離開,但不付出一些代價也是一件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而劉秀對于這件事情,同樣也有著自己的打算。之前,他讓劉裕前去南郡防備岳飛,確實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來自岳飛。但是,在這其中,又豈會沒有一些其他的打算在。
似劉秀這種人,縱然是到了最后的關頭,恐怕也不會放棄哪怕是一絲一毫的希望,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