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諸侯的事情交給秦稷,而韓信與一萬騎兵則是馬不停蹄,使出最大馬力地往幽州殺。
按照范雎的本意,是讓韓信那一萬人馬和司馬錯進行匯合,之后,在整合楚軍那些降兵共同繼續向劉邦發起進攻。
畢竟,就算是想要用用敵軍的降兵,但也必須將其控制在一定比例之內。因此,韓信這一支人馬對于司馬錯他們至關重要。
只不過,在行軍作戰這一方面,韓信可不是一個那么聽話的人,他有著自己的想法,不可能別人讓他做什么他就去做什么
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司馬錯無論是資歷上還是在官職上都比韓信高出不少,他如果帶著人馬跑到司馬錯那里的話,到時候又得屈居于司馬錯之下了
好不容易有了單獨領軍的機會,雖然手底下只有一萬人馬,但韓信也不希望再次屈居于他人之下
但是,不聽從范雎的做法可以,但韓信卻必須要拿出另一套更加好的辦法來。要不然,如此違抗命令的話,接下來秦政就該收拾他了。
因此,韓信就將他的目標放在了居庸關之上。
居庸關,這里是聯通廣陽郡與上谷郡之間的重要通道。如果居庸關掌握在手中的話,那樂毅就連最后的通往劉邦其他地盤的退路都已經沒有了。
廣陽郡在劉邦手里只剩下了廣陽郡北部半個郡的地盤,而廣陽郡北面就是上谷郡所在,西面則是涿郡所在,只有東面那就是漁陽郡了。因此,如果真的拿下了居庸關的話,接下來秦軍已成關門打狗之勢。
樂毅那里可是掌握了劉邦手中大部分的精銳軍隊,除開樂毅手中的部隊之外,劉邦手中的精銳部隊已經不多了,剩下的就是剛剛招募起來的新兵,不足為慮。
因此,如果可以順利地將樂毅拿下,那劉邦手中剩余的那兩個郡代郡和上谷郡,也就非常好收拾了。
更何況,只要韓信可以成功地將居庸關拿在手中,如果樂毅不想要坐以待斃的話,他就只能想方設法地將居庸關再次拿回來。只要他不想坐以待斃,哪怕知道這樣很冒險,他也不得不這樣去做。
而這個時候,同樣也實現了與范雎一開始的目的,迫使樂毅主動動起來,從薊縣那個烏龜殼之中跳出來。
在撤兵的第一時間,韓信在心中就已經產生了這一個計劃。同時,更是在第一時間飛鴿傳書將相關內容報告給秦政,為求可以獲得秦政的支持。
事實上,秦政在收到韓信的消息之后,將韓信與范雎的計劃進行過比對之后,最終還是選擇支持韓信。
范雎和司馬錯的想法要更加穩妥一些,而韓信的想法雖然更加精妙,但是也要冒險一些。
畢竟,韓信計劃成功的一切前提就是可以拿下居庸關,唯有做到這一點,他的后續計劃才能繼續展開。如果無法做到這一點的話,后續再精妙的想法也只是空談。但是,韓信的手中卻只有一萬騎兵。
但雖然冒險,但收獲也確實更大。因此,秦政最終選擇了支持韓信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