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督,若我軍難以占領東瀛,那大都督以為這東瀛又該如何”陳平繼續向著白起解釋道。
“原來如此,先生大才,起不如也”陳平說到這里之后,白起也明白了陳平話中的意思。
既然無法對這里實行占領,那自然是要扶持一個本土勢力的,或者說養一條聽話的狗。接下來,就是等待對方的年年進貢,躺在那里等著對方給自己送東西了
而這一條狗,很多人必然是會要搶著做的,更別說接下來即將要遭受滅頂之災的尼子家族了,相信他們很樂意變成大漢所扶持的一個傀儡政權的。
雖然實質上是大漢的一條狗,讓你咬誰就咬誰,在每隔一段時間的時候,還必須向自己的主人表達一下忠心。
但是,這條狗如果放在整個東瀛之中,那就是整個東瀛的主人。這個誘惑,對于尼子晴久不可謂不大。如此一來,對方降于大漢那也不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反而還在情理之中
五路諸侯各自出兵,僅僅只是十天的時間,出云國全境除最后的能義郡之外就已經被大漢兵馬全部拿下,尼子氏所剩下的也就僅僅只有能義郡一城之地。
事實上,尼子經久在發現出手者是大漢兵馬的時候就已經火速派出人手向周圍的大名求助了。出手的既然是大漢的兵馬,那就絕對不能只是他們尼子氏一家的麻煩,他必然要將其他的大名全部拉下水才行。
只是,大漢兵馬攻伐的速度太快,尼子經久派出求援的人手還沒有到達各個大名那里的時候,尼子家的地盤就已經丟的差不多了。
尼子經久并不是無名之輩,歷史中,尼子家的中興便始于尼子經久,尼子家正是在經久時代完成了向戰國大名的轉化。
但是,經久的崛起之路并不平坦。在擔任出云副守護代期間,尼子經久因為強奪領地而被冠上“下克上”的罪名。而尼子經久傳奇式的發跡史被人稱為“白手起家的先驅者”、“山陰山陽一太守”。
同時,尼子經久與毛利元就、宇喜多直家也并稱為“三大謀將”。而且,尼子經久本人更是有謀圣的稱謂。
尼子經久已經盡可能地做到了最好,只是,雙方的實力差距實在是太大。尼子經久才收到有關的消息之后,他的命令還沒有傳達過去,前面的城池就已經一丟再丟,直到淪落到了現在這種局面。
時至今日,趙匡胤與竇建德那兩路人馬由于離得太遠,并沒有過來。而晉軍、朱元璋、劉備三路人馬這個時候卻向尼子經久展開了最后的合圍。
前來與常遇春會合的公孫衍、徐達這兩個人看起來神色都不錯,顯然是大有收獲。
那是自然,尼子氏在最巔峰的時候常握了伯耆、石見、安蕓、備后、備中、備前、美作、但馬、播磨十國,只不過是被織田與毛利兩家聯手打壓,這才丟的只剩下最后一國出云。
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就算地盤丟的差不多了,但積累的財富卻沒有全部都丟掉,特別是之前石見國可也在尼子氏的掌握之中,而石見國可是存在著石見銀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