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順樹多,丁毅也顧不得綠化和環保,先燒起來,保住兄弟們的冬天能過下去再說。
因為房子有部份木結構,為防火燒起來,丁毅又叮囑了一番注意事項,每幢房與房之間都要有隔離帶,即便燒起一幢,也要燒不到另一幢。
“這邊一共要蓋多少個堡?住多少人?要多少時間?”丁毅最后問鐘鎮奴。
“一個堡大概住90-100人,先蓋十個堡,每蓋個堡要一個月左右,同時開工四個,三個月內能全部蓋好。”鐘鎮奴回答很快:“按大人要求,過年前爭取蓋二十個,為以后人口多了做準備。”
按丁毅的規劃,每個堡四周都要囤田,堡內堡外都有廁所,水井。
每個堡囤一千畝,十個堡就一萬畝。
每個堡有90-100人,開墾1000畝新田并不難,考慮到有兒童和老人在里面,還要打井什么,鐘鎮奴和幾個種田好手們商量過,大概趕的上冬季播個大豆先試下。
丁毅聽了比較滿意,原以為按進度來,最起碼到明年春天才能開始第一播。
他之前召集過會種田的人商量過,旅順這邊,還是以種麥稻兩熟為好。
明朝時,北方小麥產量大概為一石左右,秋稻大概也是一石出頭,全年兩石多點。
南方產量高點,麥一石,稻能達兩石,全年三石左右。
旅順這邊,全年能畝產稻麥兩石五斗,就已經算達成目標了。
這時后勤司一個工作人員,不停的看丁毅,好像有話說,又不敢說。
丁毅馬上注意到他:“你叫啥名字,有什么話就說?咱們南營有事,就要大伙一起商量。”
這人大喜,激動道:“俺叫郝大元。”
“大人,這邊靠南的地,多碎石,雜草生根,最好要用牛來耕翻,明年秋播,也是需要深翻的,得早作準備才是。”
丁毅一拍腦袋:“啊呀,我都忘買牛,,郝大元,你說的好,提醒的及時。”
轉身向杜如海道:“給他記一功,分房子時,優先讓他先選,賞米五斗。”
郝大元呵呵傻笑:“多謝大人。”
四周眾人神色各異,也不也相信,這都有賞?
“本官馬上派人去辦。”丁毅想了想道。
南營耕牛現在才二十頭,還是袁崇煥在時,丁毅向徐敷奏要來的,但旅順也窮,也多少牛,丁毅打算去登州買。
“大人若是去登州的話,可買些壯實的公母牛,俺會配種,將來能生小牛。”一中年男子緊張的舉手道。
“會養牛?”丁毅大喜:“可是小牛成活長大不容易?”
“俺以前就是干這行的,十頭小牛,活五六頭沒問題。”
“這也是人才啊,要重用,生出小牛,重賞。”丁毅趕緊對杜如海道。
這人亦是大喜。
見兩個人都被丁大人夸講,更多的人開始提出各自的意見,有的是對堡的建筑,有的是對田地的利用。
丁毅耐心的一個個聽,有用的都要杜如海他們記住,并實施,沒用的也不罵他們,而是鼓勵表揚。
大伙都覺的丁大人沒駕子,又和氣。
從這邊回來時,丁毅看到周圍,已經有開墾出來的新田,正在播種他剛買回來的疏菜種子。
眼下因為有糧,新墾田地很慢,都以基建為主,剛開出來的十幾畝田,丁毅手下的人都建議先種菜,到春播之后,有大量的田地出來,再種糧食作物,但東江這邊冬天天氣寒冷,一般的菜也不容易種,丁毅也不懂這些,自然交給懂的遼民來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