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從沒有過這方面的經驗,生怕因此出丑,不敢隨意亂動。不動是對的,因為深諳一切規矩的王管家會指導他們如何將儀式進行下去。伏在懸崖峭壁上的鷹,將自己的孩子推下懸崖,長久的墜落中,年幼的孩子先是委屈,接著不解,最后掙扎,到終于展翅而起,翱翔于九天之上的時候,才能理解身為父母的良苦用心。
沈飛和邵白羽便是那只幼鷹,掌門真人李易之就是狠心將他們推下懸崖的父母,此刻當是他們展翅高飛之時。
玄青殿上,眾人或激動、或畏懼、或緊張、或羨慕,所有人屏息以待,只有王管家朗聲說道“弟子獻茶。”
沈飛和邵白羽目光炯炯有神,互相看了看對方,同時伸出雙手捧起托盤上的茶盞,敬與師尊。后者遵循左順右逆的禮儀,先是接過位于自己左手邊的邵白羽的杯子,掀開杯蓋咋了一口,將茶盞放回盤上;然后接過位于自己右手邊的沈飛的杯子,同樣掀開杯蓋咋了一口,將茶盞放回盤子。整個過程基本上和收干兒子差不多。
但聽王管家接著說道“恩師賜酒。”
這是沈飛和邵白羽從沒聽過的,只見掌教接過王管家遞上來的,用紅布裹好的金針,刺破右手中指,滴了兩滴鮮血在闊碗之中。鮮血入酒,初時不容,王管家又接過金針,放在碗里攪了攪,至酒血相容,親自端起,遞給兩人,同時語氣諂媚地說“少主人,快喝了吧,把它喝凈了,拜師儀式就算是完成了。”
從被正式收為弟子的那一刻開始,沈飛和邵白羽一步登天,地位大不一樣,王管家連著伺候了兩代人,精于世故,馬上換了張臉孔,極盡諂媚之能事。青牛上仙伏在遠山觀望,少有的止住吞咽的動作“這二人的騰飛總歸是不可阻擋的。不過,可惜的是,蜀山卻將因此血流成河。”
沒人知道青牛上仙為何有此預言,沈飛和邵白羽沉浸在巨大的幸福當中,直到王管家話音落地,才知道拜師儀式是要飲下恩師鮮血的,當下點點頭。邵白羽先敬的茶,所以他先喝,一口喝掉了大半碗,白皙面孔馬上紅了,沈飛將剩下半碗酒喝干凈,黑黝黝的臉孔像是中毒了似的,變成深紫色。
王管家接過兩人遞來的闊碗,重新站回掌教身后,朗聲說道,“三叩九拜。”
兩人依言,行三叩九拜之禮。禮畢,同時抬起頭,望向掌教,看對方左右手中,各握著一方似石似玉的石印,印身并不光滑,能夠看到紋路的凸起,卻又非常亮澤,距離得近,能夠從印身上看到自己影子兩只展翅高飛的雄鷹
掌教將兩手合十,石印就合二為一,直到此時人們才知道,兩塊石印其實是一整塊,被人以大法力從中間切開了。目視這方石印,看著環繞著印身栩栩如生的云霧、山岳,和那雄渾霸道至極的“春秋”二字,六位峰主面色古怪,目光既不解,又驚異,同時釋然,所有這些轉化為一個聲音掌教是真的要把這偌大蜀山,傳予這兩人了啊,只不知道,會是他們其中的哪一個。
掌教將石印抬起,露出上面雕刻的字,與其說是雕刻倒不如說是劍書,筆跡揮毫,昂揚肆意,渾厚劍意隱藏其中,末尾之處似要飛到天上。左半邊寫著“蜀山劍派第十三代弟子李易之,道號雨微。師承蜀山劍派掌教第十二代掌門真人項浩陽。”右半邊刻著“蜀山劍派第十三代弟子云烈。道號水山,師承蜀山劍派第十二代掌門真人項浩陽。”
看著這一行行古篆小字,兩人才知道,兩方石印原來曾是掌門真人李易之和蜀山之虎云烈的師印。隱隱約約猜到了什么,果聽掌教說道“此為春秋印,分青山和水云兩塊,合在一起時才真的完整,是打開方栦后山各結界的鑰匙,為歷代掌教親傳弟子掌管之物,也就是外人眼中的師印。上一代師印由我師父項浩陽傳下,我和云師弟分別保管,本想鐘離出關的時候,兩塊石印合二為一,傳授于他。現在逝者已矣,你和邵白羽接受我的衣缽,傳承這方春秋印,從此肝膽相照、同心協力、為人表率,肩負起振興蜀山、斬妖除魔、替天行道的重任。”
“師父在上徒兒沈飛、徒兒邵白羽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沈飛和邵白羽深深叩拜下去。
“抬起頭來吧。”赤色仙罡從掌教身上涌起,逐漸匯聚于雙手之上,在這股仙罡的作用下,春秋印上的刻字慢慢消失,變得平坦光滑,“飛兒、羽兒你們是蜀山第十四代傳人,是唯一有資格接受我衣缽的人,我李易之在此為你們賜名。”
掌教將印身面向自己,并攏的雙指在其上揮灑縱橫“白羽,你手握鴻鵠仙劍,身懷絕世之才,眼高于頂,是心懷萬里之人,我賜“鴻鈞”之名于你,愿你鴻志伸張,氣吞萬里。沈飛,你非我華夏族人,本無資格受此師承,但一年以來,我始終觀察著你,看你聰慧有福靈,為人剛正不阿,堅持原則,是萬年不出的奇才,睿兒于我力薦,讓我最終改變主意。歷史總在向前,我蜀山也不例外,你將成為創派一千年來,第一位外族弟子。現賜你“元正”之名,元為始,正為中正,愿你以中正之心,開創劍派新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