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紙是包不住火的,既然傳教已成定局,那便早晚要和佛宗撕破臉皮,沈飛干脆來個釜底抽薪,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道宗將要在人間布道這件事情,在短期內得到最多的信眾。
在沈飛出現之前,蜀山道宗固守蜀中山脈;蓬萊道宗固守東海島群;魔教妖孽占據昆侖地穴;佛宗盤踞人間。信仰之爭還從未出現過,而隨著沈飛學成下山,這一切都將被徹底改變。
福來客棧最近人滿為患,繼汝陽城城主夫人將整間客棧包下之后,又有不少富商星夜乘車前來,他們自然不是沖著這一間小小的客棧來的,而是為了住在客棧之中的客人那個名叫沈飛的男人。
如果說有一件東西能夠牽扯住所有權貴的目光,那一定就是健康了。人活在世間,接受人世渾濁的氣息,隨著年齡的老化身體也逐漸不頂用了,這是再多的金錢都無法改變的事情,沈飛的出現,給他們了一個改變現狀的機會,不敢白天到訪,是因為畏懼佛宗在人間的勢力。
可惜即便如此,沈飛也從未接待過他們中的任何一人,每日里命蘭兒在屋子外面為他們端茶送水,好生伺候,到了夜深之時,則強行送客。說起來,為了讓沈飛打開房門,訪客們真的是較勁了腦汁,試過諸如討好蘭兒,打聽沈飛愛好等不靠譜的辦法,無一奏效。
沈飛不開門,是要讓他們明白,隨自己修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信仰道教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有持之以恒的恒心。
所謂恒心,便是一顆堅持之心,男人追女人需要恒心,男人追求事業的提高需要恒心,男人求仙問道更需要恒心。沒有恒心的男人是很難成事的,沈飛上山之后,經歷了整整一年半的時間,方才正式拜掌門真人為師,這一年多的時間里,若不是擁有一顆不服輸的恒心,他早就支撐不住,下山去了。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經過時間檢驗的恒心,才能真的了解得到以后的珍貴。沈飛便是要他們了解這一點,雖然做的有些過分,不過必須要這樣做。
當然,這樣做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要門廳之外聚集上越來越多的人,讓福來客棧住了位蜀中上仙這件事情,一傳十,十傳百,越傳越廣,最終傳遍天下。
所以,不接待他們是有原因的,沈飛不會將這個原因說出來,哪怕是對納蘭若雪。
若雪這幾天很郁悶,那天晚上怒氣沖沖地離開了翠蘭軒之后,若雪便一直處在郁悶當中,讓她郁悶的是,為什么自己那一晚上沒有找到沈飛哥哥,為什么沈飛哥哥要進入那樣一個藏污納垢的地方,沈飛哥哥進入之后,不會也做了和身邊人一樣的茍且之事吧。
這一連串的問題一直在納蘭若雪的心里盤亙了很久很久,幾次想要開口詢問,卻都最終按捺下,按捺下好奇之心不是因為本身懂事了,而是由于她實在怕問出的結果是自己最不想聽到的那一種。
同屋者黑,在一間黑漆漆,充滿曖昧和芳香的屋子里,納蘭若雪感覺,即便是沈飛哥哥這樣定力超強的人,也很有可能承受不住誘惑的。所以她是真的不敢問,雖然不敢問,可又真的想問,為此甚至茶不思,飯不下,臉孔有些消瘦了。
她本來的臉孔是圓圓的一張鵝蛋臉,看起來肉乎乎的,被心事纏上了之后,立時消瘦起來,隱約變成瓜子臉了,褪去了三分可愛,多出了兩分美艷,看起來更加漂亮了。即便是穿了男人裝,也難以阻擋自然而然散發出的風華了,前來拜訪沈飛的客人們,看到不時出入的納蘭若雪都垂涎三尺的恍然感覺是仙女下凡。
若雪對他們卻很討厭,這些人的穿著一看就與翠蘭軒里見到的相仿,想想那一日齷齪不堪的景象,若雪篤定他們一定都是壞人。
說起來,好人和壞人到底怎樣區分,這真的是一個問題,有錢人為所欲為就是壞人嗎恐怕不見得。從某種程度上講,他們只是擁有了更多的資源,使得依附過來的人和物變得更多了而已,擁有的選擇權利更大了而已,并不見得就是壞人;反過來講,窮人就是好人嗎,并不亦然,所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大多數窮人本有能力往前邁出一步,甚至兩步,走入到稍富一些的階層,可是由于本身的劣根性,而失去了將那一步踩穩的機會。所以好和壞并不能完全由窮和富判定,好人大概會一輩子堅持好下去;壞人大概會一輩子堅持壞下去;好人變壞的機會很多,壞人變好的機會卻很少。
不過在現下的若雪看來,出現在翠蘭軒中的這些人,卻都是面目可憎,讓人發指的。若雪這人很單純,越是單純的人越容易從主觀意識出發,將人性定義為簡單的好和壞兩種,這種定義明顯是不準確的,因為每個人都有其多面性。
若雪頻頻對著拜訪者發火,轟他們離開,踹爛他們送來的東西,甚至大吼大叫,對此眾人無可奈何,只能自認倒霉。
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了整整十天,到第十一天的時候,沈飛終于讓蘭兒打開門,接待了一名前來拜訪的客人。見面的第一句話,沈飛就命令他把帶來的東西全部拿走,第二句話,沈飛告訴他,求仙問道先要知道“道”是什么,接著擺出平日里冥想的姿勢,讓他照著自己的樣子一起做,并且叮囑他,放空心靈,體悟內心,這樣過了很久,問他有什么感覺,那人即表現出頂禮膜拜的表情,向著沈飛連連叩首,沈飛點點頭,對他說去吧。那人便心滿意足的離開了。
第二天的晚上,沈飛為第二和第三個人敞開了大門,教給他們同樣的姿勢,囑咐相同的話。
第三天晚上,前三個經受了教導的人,齊聚在一間屋子里,擺出同樣的姿勢冥想放空。
沈飛只是傳授他們打坐冥想的姿勢,并不傳授調理內息的方法,僅此而已,已讓他們感覺與常人不同,對沈飛的話深信不疑,隨著他語言的引導而放空心靈,感受到身體之中的變化,雖然這也僅僅只是感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