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殺死殿下的人應該對宮中的事物有一定了解,知道最近一段時間,皇位爭奪戰已到達了白熱化程度,在此形勢下故意布下疑陣,將殿下的死布置成一種挑釁的行為來混淆視聽。
如此兩點結論,同時帶來幾點疑惑,其一,宮女結束偷聽,回到自己房間的時間大約是子時,榮妃娘娘發現殿下死去的時間是寅時,這么短的時間內,究竟是誰能夠無聲無息地將殿下殺死。
其二,一個能夠將殿下擰成麻花的武功高手,必定是受過專門訓練,有著專業素養的人,如此一個處心積慮的頂尖高手一直潛藏在永寧宮中,怎么會膽大包天地跑去向剛剛五歲的殿下借種呢,更加不可思議的是,借種不成直接將殿下殺死,這不等于完全暴露了自己嗎。
其三,有沒有另外一種可能,一方面,確實如宮女所說有人向殿下借種,趁著夜摸進了殿下的房間,但是事情辦完之后就出來了,同一時間,刺客到達,將殿下殺死呢。
現在最關鍵的一點事,找出夜間進入過殿下房間的那個人。
大太監劉易坐在位子上,目光陰冷地在一干嫌犯身上掃過,能在陛下身邊伺候,除了心思縝密,能夠揣摩上意之外,還因為他本身身懷本領,能夠在關鍵時刻保護陛下的安全。劉易穿著一件深紫色的錦袍,黑色的靴子足底一寸多高,頭戴圓帽,全身上下無任何佩飾,金銀不帶。面容是冷峻的,不笑的時候顯得陰狠,年紀應該不小了,這從露出帽子的銀白發絲就看得出來,身材偏矮,極瘦,嘴唇很紅,像是飲過血。
針對犯人的拷打劉易都看過了,如果說這里面潛伏著高手的話他不會發現不了,可如果說沒有高手的話,那么兇手到底是誰能呢,難道真是宮女進屋勾引殿下把事情辦完離開之后,殿下才遭人殺害的,若真是如此的話,時間未免太巧合了
劉易有些摸不準,這件事情處處透露出詭異,簡直匪夷所思。
劉易瞇起眼睛,望向身邊的兩個人,坐在當中的自然是十一皇子拓跋烈,東方長青坐在另外一邊。東方長青這個人他很了解,忠于職守,非常有能力,東方長青心里一定是有想法的,只是殿下既然提出了重審便不好再說什么。
至于拓跋烈,作為一名皇子拓跋烈算是很聰明了,有著過人的觀察能力,他又在想些什么呢。
從兩人的表情中看不出什么端倪,他們沒有特別的頹廢也沒有特別的胸有成竹,難道就這樣認定了兇手不應該啊,案情雖然有了進展,但有很多細節都存在疑點,兇手應該還沒有浮出水面。
劉易不想第一個開口,他感覺如果自己現在開口的話一定會被看輕,他收回了目光,又一次充滿惡意地望向在寒風中瑟瑟發抖,滿身傷痕的一眾奴才們,惡狠狠地想“不管怎么樣,害得老子白白挨了二十大板,你們這些蠢貨都得死。”
皇宮中,人命如草芥,殺個人比捏死螞蟻還簡單,劉易早已見慣了死亡,也習慣于以踐踏他人性命來發泄心中的怒火與委屈。人國社會是金字塔形的結構,越往上人數越少,地位越高,可以肆意蹂躪踐踏下層人士,這是現實,幾乎不可改變。
一天一夜沒合眼,劉易一點都不覺得困,他想聽聽另外兩個人怎么說,看看他們到底有什么想法,這個時候,東方長青的想法想必和自己一樣,作為主導者的十一王爺率先開口應該是最為妥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