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飛心境產生了一絲動搖,凈心大師的臉上露出會心的笑,他有著極度蒼老的面容,大耳、寬面,細長的眼睛,眼角布滿碎紋,面光紅潤,皮膚下垂,布滿老年斑,穿著純白一色的袈裟,有一層朦朦朧朧的光縈繞在身上。第一眼看過去你會覺得這是一個即將圓寂的僧人,繼續凝望,能夠感受到他全身上下由內而外釋放出的善意,再盯著看一會兒,恍然大悟這便是真佛轉世,忍不住跪拜下去。
與凈靈和尚的少年模樣形成鮮明的反差,凈心的老僧狀態更符合人們心中對于圣僧的判斷,他便那樣有氣無力地堆萎在那里,身上的每一個棱角都透露出悲天憫人的氣息。
他瞇著眼睛,眼中透出的光芒照耀了世間萬物,嘴角的笑容含有著莫大的深意,讓沈飛一陣陣的發冷。
“下山傳道若是背離了師父的意思,那么傳道還有意義嗎”沈飛在心中呢喃,他萬萬想不到,凈心和尚的一句話會給自己帶來如此的困擾。
“沈施主,變革雖好但是由此帶來的血流成河是尊師想要見到的嗎,是尊師能夠接受的嗎,不如這樣可好,只要沈施主放棄傳教回山,我佛門愿意親赴蜀山,向尊師賠罪,可好”
“賠罪”
“是的,佛門既然有錯便應該主動承認,主動改正,當年是老衲做出的決定不給予支援,便應當由老衲上山賠罪,若尊師不愿意接受老衲的歉意,老衲愿意以死謝罪。”
“以死謝罪”望著凈心和尚,沈飛陷入沉思,對方的態度讓他無從下手,感覺被他這么三言兩語地說完,自己傳道的目的簡單輕易地瓦解了,與佛宗的斗爭也沒有必要了。
良久,沈飛倒吸一口涼氣“厲害,真是厲害,不愧是前任靈隱寺主持,差點就將沈某的意志瓦解了,說不定與你多談一談,沈某會改投貴教呢。”
“善哉善哉,佛宗大門為任何放下屠刀的人敞開。”
“凈心大師,沈某問你一句,你若真的有心認錯為何不在沈某到達帝都之前去一趟蜀山呢,為何偏偏等到在弘法壇辯法的時候才這樣說呢你肯定不是怕,因為沈某的力量在高僧面前不值一提;你也不是真心的,若懷有真心絕不會到了此時此刻才行動。你壓根就是在瓦解我的意志,讓我失去了傳道的理由在辯法的過程中敗下陣來。真是陰險的手段啊,當年佛宗能夠斗敗人國的本土教徒想必也是用了同樣的手法吧。”
“善哉善哉,沈施主你太偏激了,老衲所言所行,具是真心實意,咱們現在的對話也不會被外面的人聽到,佛與道的辯法更沒有正式開始老衲只是想最后勸一勸施主,苦海無涯回頭是岸”
“回不了頭的,沈某既然來了便回不了頭。”
“真的希望沈施主能夠認真考慮老衲的意見,能夠與尊師通稟一聲,也好不造成更大的傷害。”
“人間有一句話叫做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我既然已經下山,那便遵循本愿而為,師父那邊自然會有個交代用不著你管。”
“沈施主,此事種下的孽來世要還的。”
“我命由我,不由天”
“既如此,那便開始吧。”凈心大師驀然間大手一揮,萬里白云由此被清退,天空一片淡藍,嘰喳的鳥叫恢復成人聲,“施主見禮,老衲法號凈心。”
“捅人一刀需要償命,罵人一句早晚會挨打,因果循環的道理佛宗應該最是了解,沈某既然來了,便一定要做點什么。凈心大師,請賜教,貧道法號元正。”
“請賜教。”
普通百姓們關心的是塵封已久的弘法壇為何開啟,對于沈飛的身份則一無所知,直到他自報家門。
“在下蜀山第十三代掌門親傳弟子沈飛,道號元正。今日到此與佛宗高僧辯法,望不吝賜教。”
“道宗之人難怪如此具有風度可是一向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道士怎么會出現在咱們這呢。”民眾們議論。
“是不是傻啊,你們沒聽說過金陵城發生的事嗎,道士下山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