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乞丐愣了一下,隨即哈哈大笑起來:“怎么?你也太心急了吧。”
“一晃三年過去了,那人道法不知又精進了多少,白羽怎能不急呢。”
“哈哈哈,好好好,既然你執意如此,我便傳《道經》第一章的心法口訣與你罷了。”老乞丐伸出手,招呼莫君如,“來,你也來聽聽,自從入門這還是師傅第一次教你,一定要認真聽才行。”
莫君如聰明伶俐,自然知道老乞丐要傳真本事了,屏息以待,心平氣和地坐了下來,不發一言。
老乞丐點點頭,道:“天玄而孤,地重而博,孤者,陰也,飄渺乎;博者,陽也,根基乎。陰陽相濟,乾坤運轉,是為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乾坤流轉,陰陽相濟。
隨著老乞丐的輕語,沈飛和邵白羽同時進入玄妙境界,彌漫在空間中的仙靈之氣,隨著他們雙手間不自覺的運動,隨著他們與以往完全不同的吐納方式,而向體內涌入,一入體,便自動分開輕重,輕的,便是陰之氣,如血液一般順著脈絡游走,為整個身體帶去養料。陽的,便是重之氣,自動沉淀于丹田,形成了一個結丹。陰之氣和陽之氣不斷交匯,轉化,流轉,放出,再吸納形成了一個自動運轉的體系。
不明所以的莫君如見他們雙目閉合,嘴角掛笑,身上黑一陣,白一陣的,甚是驚異,便問老乞丐,“這兩人是怎么了,不是被你帶的入了魔吧。”
老乞丐同樣面露驚異之色,道:“真沒想到世上真有這等萬中無一的通玄之人,僅僅聽了一遍,便已悟出乾坤,自己修道去了,這樣的悟性,我和掌門都比不上呢。”
“他們已經在修道了?我怎么聽的迷迷糊糊的,搞不明白。”莫君如有些狐疑。
老乞丐在她的頭上拍了兩下,道:“你的資質其實也算不錯了,但和這兩個人比起來,那真是差的遠了,慢慢來吧,為師為你道明其中的機巧。”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沈飛和邵白羽資質通玄,只聽了一半陰陽相生之道,便已自行悟道,悟透其中奧妙,自動修演陰陽吐納之法,甚至連結丹都一并完成了,進境之快,絕無僅有。
當然,這也和他們體內通明,無塵無垢有關,之所以無塵無垢,是因為在斷劍崕前,接受了圣光的洗禮(詳見卷一),所以,陰陽二氣在體內流通順暢,毫無阻礙。
南山更高處,老人腳踩雪松落葉,沉默不語。
“為什么不離近些看呢。”冷宮月手持雪塵,步入林中,“我當年用了兩周的時間結丹,已是破了蜀山記錄,這二人居然在聽到乾坤運轉奧妙的同時結丹,實在匪夷所思,如果傳出去,怕是要震驚天下了。”
老人緩緩睜開雙眼,細長的眼睛在月下明亮如劍,一身道袍堅硬,任寒風如何凜冽,都是紋絲不動,除了名震天下的蜀山掌教還能有誰,“果然,還是太急切了些。”
冷宮月道:“與其一味庇護,不如順水推舟,讓他們大放光彩。”
李易之對冷宮月淡定的態度有些吃驚,要知道,自己已臻上善若水之境,會在無形之中對周遭之人產生影響,同輩中,也就幾位峰主能夠心平氣和的與自己交流,沒想到,小字輩居然也有人能夠做到。
她是有意這樣做的。有意便是來意。李易之抿嘴一笑,道:“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眾必非之。”
冷宮月答:“不入流者,必高于流。此為人上之人,仙上之仙。”
“真是長江后浪推前浪啊,年輕一輩,人才輩出連我都感到驚訝了。”
“謝謝掌教夸贊。”
“或許你說的對,年輕人總該有年輕人的活法,既然你們已經選擇了這個活法,我這個老古董便該激流勇退,順水推舟了。”
“謝掌教。”
“大放光彩去吧。”李易之向前平踏一步,一步十里,瞬間便離開了南山,回到了自己的臥室。
“縮地成寸。”冷宮月甚是心驚,縮地成寸是修仙大成者方能參透的法門,老師也會,但一步最多五米,較之掌教真是差的太遠了。
之前高漲的氣勢瞬間萎靡,她原地坐下,遙望天空,道:“明月出青山,你這座山,似乎高了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