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派人到中國去實地考察,過去五年中,我們為中國的五家汽車企業建造過生產線,這些生產線現在都在正常運行,你們一看便知。”鄭康說。
“這倒是一個不錯的主意,我會考慮安排人去看看的。”喬西特點著頭,臉上卻是一副敷衍的表情,讓人一看就知道他說的只是一句托辭。
“喬西特先生,你認為我們要如何做,才能讓你相信我們的能力呢?”鄭康反問道。
喬西特聳聳肩膀,說道:“鄭先生,我也不知道。雖然我很愿意相信你告訴我的一切,但我們畢竟沒有使用過來自于中國的機床,所以公司是不會允許我們去做這種嘗試的,除非你們能夠說服我們公司的高層。”
就這樣,鄭康不得不把消息傳回了國內,請集團盡快想出辦法來說服這些海外客戶。喬西特現在正處于猶豫不決的狀態,如果臨機集團無法給他提供更多的信心,他或許就會考慮接受染野的折衷方案了,這對于巴爾的摩工廠和臨機集團來說,都是很失敗的。
“過去是咱們國內的企業不相信我們,現在好不容易讓國內的企業服氣了,國外的企業依然是不相信我們,這真是一個難解的局啊。”
聽完韓偉昌介紹的情況,集團副總經理詹克勤嘆道。
“道理是一樣的,咱們過去給人家留下的印象就是水平低、質量差,現在咱們追上來了,可客戶不了解啊。當初咱們和染野競爭浦汽的項目,浦汽那邊不也是這樣的態度嗎?”常務副總經理張建陽說道。
“那一次,咱們是請了國資委出手,出臺了一個鼓勵首臺套應用的政策,浦汽才不得不接受了咱們的產品。實踐表明,咱們的技術是過硬的,浦汽在楓美生產線建成之后,對咱們的產品就完全信服了。現在國內這些汽車企業更新設備的時候,都是找國內機床公司,沒人還會用國外設備了。”總工程師郭代輝說。
“可現在老韓他們面對的是美國人,咱們總不能讓國資委去給通用汽車公司下命令吧?”詹克勤說了句笑話。
韓偉昌說:“要說服美國人接受咱們的設備,比說服浦汽可難得多了。聽鄭康說,美國人根本就不相信中國能夠生產高端機床。在美國人眼里,中國人也就是會踩踩縫紉機,生產點襪子、襯衫之類的東西。”
“在一些中國人眼里,也是這樣的印象。”唐子風笑呵呵地評論道。
眾人都哄笑起來。時下,互聯網上還真有這樣的說法,稱中國經濟靠的就是廉價勞動力和房地產,說這些話的,屢屢還都是一些頗有名氣的所謂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