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到被呂布擒獲,張勛率軍撤回壽春。
呂布和陳到、趙云正在說話,荀攸湊了上來:“張勛撤走,溫侯怎么不趁機領軍掩殺?”
“問我不如問叔至。”呂布看向陳到。
“溫侯沒有派兵掩殺確實是明智之舉。”陳到回道:“頭天晚上我沒能勝過子龍,與張勛有過商議,派出少量兵馬后撤,萬一戰事不利大軍返回壽春,可以伏擊追兵。要是溫侯下令掩殺,即使能夠追上張勛,損失也絕對不小。”
“原來如此。”荀攸點頭。
呂布和陳到廝殺的時候,他已經看出淮南軍人數好像少了一些。
以荀攸的能耐,料準淮南軍暗中做了部署并不是難事。
詢問呂布為什么不追擊,他無非有兩個目的。
其一,呂布要是看出淮南軍做了部署,足以說明他確實和過去大有不同,將來回到許都,還得提醒曹操多加小心。
其二,要是呂布沒有看出淮南軍做了部署,趁機催促他起兵追殺。如今青州軍對呂布有著近乎盲目的信任和崇敬,長久下去對曹操不利。
唯有讓青州軍遭受一場大的損失,才能打破呂布在他們心目中的形象。
呂布一旦沒了威望,將來也就不用再多提防他。
然而呂布沒有回答,反倒把皮球踢給了陳到。
陳到也是老實的可以,呂布讓他說,他還真毫不猶豫的說出了緣由。
“叔至要是不說,我還真不知道敵軍有了埋伏。”呂布裝出一副后怕的模樣:“還好只顧著為贏了叔至歡喜,否則豈不是把三軍將士性命都給填了進去?”
能被呂布如此重視,陳到心里當然十分受用。
荀攸卻對呂布又多了幾分提防。
要是他直接承認看出淮南軍暗中設下埋伏,荀攸頂多認為他比以往更懂得戰場謀劃和觀察情勢。
可他偏偏沒有承認,而是把原因推在了陳到的頭上。
而且他找的理由,居然還會讓陳到無比受用。
以往在劉備麾下不太被待見的陳到,投在呂布帳前,為了他一個人,呂布竟會忽略了追擊敵軍。
說起來這是多么崇高的榮耀?
“陳將軍由淮南軍中轉投溫侯,對壽春布防應該很熟悉,要是領兵做先鋒必定可以一戰功成。”荀攸還沒想到該怎么說下去,跟他一起過來的李典插了句嘴。
李典提起讓他帶兵做先鋒,陳到臉色頓時不太好看。
他扭頭看向呂布。
呂布慨然一笑:“叔至是個有情有義的,楊弘、張勛重用他,他豈肯加害?我剛才已經答應了,討伐淮南請他在一旁觀戰,不用親自上陣。”
李典詫異,正打算再說,荀攸插了嘴:“還是溫侯懂得體諒,溫侯用人,我是十分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