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瑾突然這么問,孫策還真不知道該怎么應對。
他遲疑了一下:“子瑜這么問,我還真不知道該怎樣回復。做一方豪雄我是沒有想過,可我也不想依附于曹操,從此成為他的附庸!”
“既然將軍不肯受人所制,成為他人附庸,我覺得可以和呂奉先合議。”諸葛瑾說道:“曹操曾領兵討伐徐州,呂布差點在下邳被他所害。說起來,他比將軍更憎恨曹操,所以與將軍為敵,無非是不肯與曹操反目。假如他與將軍達成盟約,試問還用不用擔心曹操?”
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孫策還是覺得他有些想當然:“我和呂布雖然都有些忌諱曹操,可我倆達成同盟的可能應該也不會太大。畢竟江東與徐州之間隔著不近的距離。”
“我們得到廬江,呂布得到淮南,這樣一來不就是彼此銜接在一起?”諸葛均說道:“無論徐州還是江東,任何一方都抗衡不了曹操。要是兩家聯合起來,境況就大不相同。”
諸葛瑾接著說道:“將軍現在要的并不是中原,而是平定荊州斬殺劉景升,為老將軍報仇的同時,穩固孫家。”
他所說的正是孫策最期待的事情。
孫策捏著下巴想了片刻:“子瑜認為誰去和呂布交涉合適?”
“我獻的計策,當然應該我去。”諸葛瑾說道:“換做別人或許不知該怎樣與呂布說。”
看向帳內其他人,孫策問了一句:“你們認為怎樣?”
張昭和另幾名幕僚并不贊同諸葛瑾的計策。
可他們卻發現,孫策好像對諸葛瑾的提議很有興趣。
沒人愿意攪了孫策的興致。
反正諸葛瑾去見呂布,對整個戰局并不會有任何影響,讓他走一趟也沒什么大不了。
眾人沒有反對,孫策把目光轉回到諸葛瑾的臉上:“子瑜去呂布軍中,說話可得當心才是。”
諸葛瑾起身說道:“擇日不如撞日,我這就去求見呂布。”
大軍駐扎下來,呂布帶著趙云、陳到正在巡查軍營。
有衛士過來傳報:“啟稟溫候,孫策派諸葛瑾前來求見。”
諸葛瑾求見,呂布料到是來說服他退兵,于是吩咐衛士:“帶他到帥帳見我。”
衛士離開后,呂布問趙云和陳到:“你倆認為諸葛瑾來見我,有著怎樣的目的?”
“他來見溫侯還能有什么目的?”趙云回道:“無非是請溫侯撤軍。”
“要是別的地方,我撤軍也沒什么。”呂布嘿嘿一笑:“可淮南和廬江,我卻是沒打算交給孫策。他這次恐怕是要白走一趟。”
“孫策會不會是被溫侯嚇破了膽子?”陳到問呂布:“他突然派諸葛瑾過來,會不會是認為并非我軍對手,主動示好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