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不肯下令讓將士們歇下來,幕僚問道:“敢問仲謀,是不是認為我們能一路暢通的趕到皖城?”
“諸葛先生難不成認為我們還會遇見什么麻煩?”孫權皺起眉頭,臉上浮起一絲不快,向幕僚問道。
請他下令駐扎的幕僚,就是龐統向高順提起的諸葛瑾。
諸葛瑾博覽群書,無論內政還是軍務都是十分通曉。
他在江東孫家,也有著不低的地位,只不過比周瑜和張昭等人要差了許多而已。
周瑜隨同孫策來到廬江,當他派人向江東求援的時候,整個孫家炸開了鍋。
孫策領兵多年,大小勝仗打了不少,還從沒有人能把他打敗的如此徹底。
他在江東的威望,甚至可以令小兒夜間止哭。
然而這次來到廬江,他卻徹徹底底的敗給了呂布,以至于只能固守皖城,向江東求援。
孫堅生養的兒子倒有幾位。
除了孫策之外,他還有個三子孫翊,要比孫權還小一歲。
孫家諸子,以孫翊與孫策最像。
只是他的年紀還小,雖然勇猛,孫家卻不肯讓他領兵前來馳援皖城。
實在是找不到合適的人,孫家只能委派孫權前來。
孫權問起是不是會遇見麻煩,諸葛瑾回道:“我們在向皖城挺進,呂布同樣也在向皖城行軍。如果仲謀是呂布,明知有兵馬馳援皖城,會不會分兵前來迎擊?”
孫權皺起眉頭。
諸葛瑾說的確實是有道理,假如他是呂布,在知道有支兵馬前來馳援皖城的情況下,一定會分兵迎擊。即使不能把他們擊潰,只要攔住他們,對于呂布來說就是一場勝利!
“明知敵軍會來阻攔,我們更該加快行進。”孫權說道:“我們距皖城越近,兄長越能放心。”
“并非如此。”諸葛瑾搖頭:“我們離皖城越近,被呂布全殲的機會越多。”
凝視著諸葛瑾,孫權不解的問道:“為什么這樣說?”
“道理很簡單。”諸葛瑾回道:“我軍馳援伯符,大軍距皖城不遠駐扎,守軍士氣如虹。倘若擊破援兵,城里守軍士氣將會一落千丈。相比于守軍,我們并沒有高墻深池,呂布只要派出少量兵馬抵御城里可能出來的人馬,集中全部精力突襲我軍,以我軍人數絕對會被一擊而潰。其二,我軍急于趕往皖城,將士們路上必定十分疲憊,呂布派來迎擊的兵馬只要一路探查我軍動向,隨后迎頭痛擊。他們以逸待勞,吃虧的還是我軍!”
“先生的意思是……”孫權困惑了。
諸葛瑾回道:“傳令將士們緩慢行軍,到了一處地方就駐扎下來,派出斥候前往皖城附近,告知城內守軍,就說援兵不日就到。如此一來,城內守軍士氣高漲,我軍也不用疲憊將士。即便呂布來了,也不會沒有一戰之力!”
孫權這回是明白了諸葛瑾的意思。
他點著頭說道:“諸葛先生所言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