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勢抬頭往天上看去,孫權看到在半空中有著一只極其古怪的“大鳥”正在翱翔。
天氣晴朗,大鳥在半空翱翔,它下面“抓”著的一個人清晰可見。
從沒見過這么古怪的場面,孫權一臉錯愕的問諸葛瑾:“你有沒有見過這種東西?”
“我覺得天上飛的像是飛鳶。”諸葛瑾回道:“其實我也只是聽說世上有這么個東西,卻從來沒有真的見過。”
“飛鳶是什么東西?”孫權并沒有聽說過飛鳶。
他看過的書確實不少,可惜多半都是兵書和治世韜略,并沒有什么奇思淫巧的東西。
“據說木匠祖師公輸班曾造出飛鳶,可以在半空飛行三天三夜而不落。”諸葛瑾給孫權說起了有關飛鳶的傳說。
聽了他的講述,孫權臉色變得十分難看:“飛鳶會不會吃人?”
“飛鳶是木頭制成,怎么可能吃人?”諸葛瑾回了一句。
話才出口,他就感覺到哪里不對。
錯愕的看著天空那只飛鳶,視線停留在飛鳶下面的那個人身上。
“我說呂布怎么能查探到每一個斥候的動向,原來他們有人在天上俯瞰。”孫權攥緊了拳頭:“傳令,向半空放箭,把上面那人給射下來!”
命令下達后不久,江東軍弓箭手紛紛朝著天空射出箭矢。
箭矢飛向半空,盤旋于藍天白云之間的滑翔機見勢頭不對,連忙掉頭就跑。
飛行中的滑翔機雖然速度比箭矢慢了不少,可箭矢卻也很難追上他。
即使有幾支速度快的眼看將要追上,又由于了勁力不足從半空落下。
操控滑翔機的空軍士兵回頭看了一眼,咂吧了兩下嘴,朝著降落點飛去。
目睹天空有個人飛走,孫權瞪圓了眼睛,好半天都沒說話。
江東軍將士更是亂哄哄的一團,離他稍遠些的一些人,甚至竊竊私語小聲嘀咕著什么。
“飛鳶不能載人,剛才那是什么?”過了好一會,孫權才指著天空對諸葛瑾說道:“呂布有這種東西,即便我派出成百上千的斥候也是不夠他殺!”
剛才的那一幕,諸葛瑾也是親眼看到。
孫權質問他的時候,他是一臉茫然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
呂布有著能夠在半空中飛翔的斥候,除非他們鉆進山林里,否則根本不可能逃過地方耳目。
在軍情的獲知上,他們已經落后于呂布。
對于呂布來說,他們的一舉一動是再清楚不過,而對于根本派不出去斥候的江東軍來說,呂布大軍的動向則完全是無法摸清的謎。
親眼看見半空中飛翔的斥候,諸葛瑾已找不到理由再勸說孫權放棄。
孫權再次提出要帶兵出擊,諸葛瑾沒有回應。
“是不是你也覺得到了該出擊的時候?”他不吭聲,孫權卻不依不撓:“大軍完全袒露在敵軍視線下,拖延越久,對我們越沒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