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惑的看著周瑜,孫策問道:“公瑾的意思是……”
“皖城一戰,伯符也是看到,我們根本不是呂布的對手。”周瑜說道:“他已經如此強悍,更不要說比他還強的曹孟德和袁本初。強敵一旦來到,我們如何抵御?呂奉先招募我們,伯符何不趁著這個時候干脆追隨他成就大業?”
“我明白公瑾的意思了。”孫策苦笑了一下:“看來在他成就大業以前,我是不可能回到江東了。”
“不是不可能回去,只是不能入主江東。”周瑜回道:“依著我看,用不多久,溫侯就會帶著我們返回江東。”
“為什么?”孫策滿頭霧水。
“你認為這次回到徐州,他能過的安穩?”周瑜說道:“他太強了,已經強到曹操和袁紹不得不提防的境地。袁家平定河北,早晚會大軍南下。而曹家想要壯大,又得從袁家手中接管河北。曹袁兩家早晚會有一戰,呂溫侯如果像以前那樣不是特別強盛,兩家都不會把他看在眼里。可他現在的實力,卻是足以左右戰局,如果伯符是曹操和袁紹中的一人,會怎樣抉擇?”
孫策想了一下:“如果我是其中一人,我必定會聯絡另一方,先滅了溫侯。”
“為什么?”周瑜的想法也是一樣,可他還是想讓孫策說出其中關鍵。
“留著溫侯,誰也不能確定他最終站在哪一邊。”孫策說道:“如果放任他,而曹袁兩家開戰。一旦到了緊要的時候,兩家都會后方空虛,他就有機會滅掉其中任何一家。”
“不是滅掉其中任何一家,而是滅掉其中兩家。”周瑜說道:“放任溫侯,最終的結果只能是中原被他一統,從而漢家被他取代。曹孟德清楚,袁本初也清楚。”
“看來這次返回徐州,我們是有不少事要做了。”孫策搖頭:“曹袁兩家協同討伐徐州,即使再來一個溫侯,也不會是他們的對手。”
“所以我才說,他很快就會帶著我們回到江東。”周瑜對孫策說道:“我倆也不要在這里說太多,別讓溫侯等的急了。我倒是沒什么,伯符畢竟是他的貼身將軍。”
“什么貼身將軍,不過是個護衛罷了。”孫策說道:“整天跟在他身后,只是負責傳遞軍令和找人。我都不知道自己做的究竟是什么將軍。”
“等到溫侯對伯符放心,你當然有機會帶兵。”周瑜回道:“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盡心盡力為他辦事。”
“公瑾的意思我明白。”孫策說道:“從今天起,我忘記自己曾是江東之主就是。”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是難的很。”周瑜說道:“曾經主持江東事務,一時半會要給忘記,哪有那么簡單。”
“沒辦法忘記,也得做到忘記。”孫策苦笑了一下:“公瑾說的沒錯,天下太大,強大的敵手也太多。要是想活下去,最好的法子就是依附于別人。既然投效了溫侯,我再反叛,豈不是失信于天下?”
倆人說著話,走向呂布的帳篷。
大喬、小喬此時已經起了,在兩名侍女的陪同下,到空地上看風景去了。
孫策請來了周瑜,呂布把他們招呼進了帳篷。
落座以后,呂布向倆人問道:“如今我們只剩下兩千兵馬,我身邊可用的人,也就只有你倆。伯符和公瑾應該都已經知道了?”
“已經知道了。”周瑜問道:“溫侯果真要把鄭寶拿下?”
“他先來招惹我,我要是不把他拿下,豈不是對不住他?”呂布冷笑著說道:“我得讓全天下知道,招惹了我,會是什么樣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