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寶答應與他回去,劉曄松了口氣。
有孫策在一旁,只要鄭寶肯去,巢湖的事情多半也就辦妥了。
側身站到一旁,劉曄給鄭寶讓出了道路。
心中雖然還有疑惑,鄭寶對呂布確實是有忌憚。
他手下沒有猛將,如果能夠和孫策、周瑜達成同盟,誅殺呂布的可能也會大了不少。
由劉曄陪著,鄭寶走出官府。
來到前門,早就有衛士為他牽來了馬匹。
翻身上馬,鄭寶問劉曄:“來人是什么模樣?”
劉曄回道:“大約二三十歲,論起體格,我在巢湖還沒見過比他更加健壯的。”
劉曄來見鄭寶的時候,孫策是跟在他的身旁。
換上了巢湖軍士兵的鎧甲,孫策體格雖然健壯卻也不是十分扎眼。
滿腦子都在想著聯合孫策、周瑜誅殺呂布,鄭寶走出官府大門,并沒有留意到等在門外的孫策。
等到劉曄也上了馬,孫策又向他問了一句:“子揚以往有沒有見過那人?”
“周公瑾身邊衛士而已,即便見過多半也是忘了。”劉曄回道:“將軍不必在意來人是誰,只要與他商議好如何誅殺呂布也就是了!”
“子揚說的是,是我多慮了。”鄭寶點了點頭。
呂布大軍經過巢湖的時候,鄭寶曾打算出城迎接,是劉曄力勸才把他給勸住。
企圖掠走大喬和小喬的士兵,也不是他派出去的。
得知他的手下惹怒了呂布,鄭寶甚至心中十分慌亂,恨不能立刻去給呂布賠禮,以此博得存在下去的可能。
可他在得知呂布下令讓大軍先走之后,態度頓時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巢湖有帶甲之士過萬,而追隨呂布留下的將士卻只有區區兩千人。
鄭寶駐扎在巢湖城內,他的兵馬又遠遠多于呂布,雖然武勇不如對方,手下也沒有能用的猛將,可他還是覺得與呂布反目,對他來說好處多多。
趁著呂布身邊人馬不足,要是不把他給拿下,將來呂布勢力壯大,會不會容下他還不一定。
得罪是已經得罪過了,既然對方人馬不多,與其去賠禮道歉不一定能得到原諒,還不如干脆放開了和呂布廝殺一場。
真的殺了呂布,他能從曹家和袁家得到的好處,或許是經營巢湖多年才能獲取的。
陪著鄭寶騎馬走在接到上,劉曄也沒有吭聲。
從鄭寶逼迫他投效到如今,已經過去數年。
他雖然看不上鄭寶,真的到了要殺他的這天,劉曄多少還是不太忍心。
不知不覺,到了劉曄家門口。
他先下馬,對鄭寶說道:“將軍,請進寒舍一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