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我認為主公沒有做錯決斷。”郭嘉回道:“呂布盤踞徐州、揚州,與主公之間沒有天險可守。而且他近來勢力壯大過快,兵馬已超十萬之眾。要是任由他如此下去,早晚會成為主公的心腹大患。”
“我曾答應劉玄德,只要他能促使袁本初出兵,我將即刻兵出徐州。”曹操問道:“將士們籌備的怎樣了?”
“回主公,將士們已經籌備妥當,只等主公一聲令下,就能向徐州開拔。”郭嘉回道。
“劉玄德已被擊破,我此時出兵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適?”曹操有些遲疑的向郭嘉追問。
“此時出兵正合時宜。”郭嘉回道:“倘若劉玄德沒有被擊破,袁本初或許還會遲疑該不該發兵。如今他已看到呂布的實力,必定不肯容留如此強敵。主公討伐呂布,袁本初不久以后也會出兵。”
“萬一他不肯出兵,我豈不是要陷入徐州?”曹操還是不太放心:“要不要派個人去鄴城,向他陳明厲害?”
“完全不必。”郭嘉回道:“泰山一戰,呂布麾下戰力已是有目共睹。袁本初得到戰報,必定不會坐視不理。他一定會召集河北幕僚商討此事,河北諸人并不愚蠢,應當看得出呂布對他們有多少威脅。”
“一直認為袁本初最忌諱的是我,沒想到卻是呂布。”曹操自嘲的搖了搖頭。
“曾經他最忌諱的確實是主公,只是呂布異軍突起成長太快,讓人防不勝防。”郭嘉回道:“即使主公早先沒有令我去過河北,袁本初這次也一定會選擇討伐呂布。”
“這次出兵,你認為該怎樣部署?”曹操又向郭嘉問了一句。
郭嘉回道:“我覺得主公可以兵分兩路,其中一路由主公親自統領直搗彭城。另一路,則委派一位將軍,從南方先入淮南。繞道壽春、鐘離等地進入徐州,而后一路往彭城進發,最終在彭城外圍與主公會和。”
“為什么要安排這支人馬?”曹操不解的問道。
“如今的呂布和早年不同,下邳之戰時,他只有徐州一地,而且徐州各地人心渙散根本沒幾個人聽從他的號令。”郭嘉回道:“如今他卻不同,不僅盤踞徐州,連揚州也是他的屬地。主公出兵討伐彭城,難保揚州不會發兵馳援。有這么一支人馬,即便是揚州方向去了援兵,也能在半道攔截,要他們什么也做不成。”
曹操早先并沒有想到揚州會有援兵,郭嘉的提議令他如夢初醒。
他向郭嘉問道:“你認為誰領這支人馬合適?”
“誰領人馬繞道淮南,還不是主公最終決斷?”郭嘉并沒有給出任何建議,而是把選擇主將的責任又推回給了曹操。
郭嘉為人向來謹慎,雖然被曹操倚重,卻從不會做出僭越的事情。
曹操當然知道他的心思,微微一笑說道:“奉孝認為誰合適只管告訴我就是,這里只有你我二人,有些話即便是說的直接,也不能算是僭越。”
“既然主公這么說,那我就斗膽提議一人。”郭嘉說道:“領軍主將不如就請曹子孝將軍。”
郭嘉提出的人選和曹操心里想的不謀而合。
曹仁是曹操宗親,繞道淮南的大軍由他統領,曹操會更加放心。
“還是奉孝懂我心思。”曹操點了點頭,對郭嘉說道:“就由子孝領軍繞道淮南,只是子孝帶兵雖然不會出什么紕漏,與敵軍交戰卻還是弱了些,不如再把賈文和簽派給他。有文和坐鎮,我才會覺得穩妥些。”
“主公說的沒錯,賈文和用兵如鬼而且向來不會循規蹈矩。”郭嘉回道:“有他陪同子孝將軍,呂布手下雖有一些人才,卻也難以抵御倆人協同用兵。”
“只希望他倆能夠勠力同心,不要讓我失望才好。”曹操向跟在身后的許褚吩咐:“傳令眾人,就說我要召集廷議,商討向徐州用兵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