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是。”沮授回道:“倉亭與青州不過是策應,真正的大軍應該從延津渡過黃河,自徐州西面殺進去,與曹操麾下兵馬聯合攻打彭城。三路并進,我認為更能成事。”
袁紹捋著胡須點頭說道:“延津一部我可以統領,青州則是交給顯思,至于倉亭……”
目光在眾人臉上掃了一圈,曹操問道:“誰做主將合適?”
“主公。”袁紹的問題才出口,又有一人起身說道:“我覺著主公可以令二公子、三公子協同率領倉亭所部兵馬。”
說話的這人名為崔琰,也是袁紹手下一位有名的幕僚。
袁紹在擊破公孫瓚之前,曾因為調撥糧草一事煩心,是崔琰獻上一計,由各地相繼傳遞糧草送往沙場,才保證了大軍吃糧。
崔琰提議讓袁熙和袁尚兩位公子領兵,袁紹連連擺手說道:“顯奕和顯甫都還年少,他倆也沒有多少才干,他倆領兵,實在是讓人放心不下。”
嘴上雖然這么說,可袁紹的眼睛里,卻流露著別樣的光彩。
崔琰當然看得出袁紹在想什么。
袁熙、袁尚確實沒有領兵的經驗,他這么說,不過是假意推辭,要是眾人堅持請他派遣兩位公子領兵,他則順勢答應。
看穿了袁紹的心思,崔琰說道:“主公明鑒,兩位公子聰慧過人,雖然目前還沒有領兵的經驗,可是一旦上了戰場,有沒有統御過兵馬則不重要。重要的是統御兵馬的能力,和看穿敵方部署的才干。”
說到這里,崔琰頓了一下接著說道:“要是主公不放心兩位公子,我倒是有個人選可以推薦,只不過就怕主公……”
他把后半截話給咽了回去,并沒有直接說明。
袁紹正等著他極力舉薦袁熙和袁尚,沒想到他居然說了一半就收住話頭,心里頓時有些焦急。
看向崔琰,袁紹問道:“你要舉薦的是誰?怎么話說了一半又給收了回去?”
“我舉薦的這個人,恐怕主公不是很喜歡他。”崔琰好像很為難的說道:“要是因為舉薦他而惹怒了主公,我覺著還是太不劃算……”
“難道在你看來,我就是個易怒的人?”袁紹瞪了他一眼:“只要你舉薦的人合適,即便我不喜歡,也一定會加以重用。無論如何,我決不怪罪于你也就是了。”
得到袁紹這句許諾,崔琰再沒有顧忌,對他說道:“我要舉薦的正是早先被主公關押進監牢的田元皓。”
崔琰提起田豐,袁紹的臉色頓時不太好看。
田豐向來直言敢諫,即便是袁紹事情做的不妥,田豐也絕對不會給他留下半點情面。
很多時候,田豐說的話,讓袁紹根本下不來臺。
給田豐關押進監牢,看似只不過是一次頂撞觸及了袁紹的底線。
實際上卻是袁紹隱忍多次,終于再也忍不住他的結果。
袁紹沒有吭聲,崔琰接著說道:“田元皓為人無狀,我們都是知道,可他確實有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本事。主公要是肯大度把他放出來,他感念主公的好處,又怎么會不盡心盡力輔佐兩位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