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問道:“子揚說的究竟是什么地方?”
“碭山、太丘、沛國一線。”劉曄說道:“此地地形復雜,易守難攻,正是楚侯部署防御的最好地段。而且在這里,空軍適合借著山勢起飛,又能借助山勢掩藏行跡,對楚侯是再有利不過。三地形成三角,把曹操困于其中。楚侯只需部署將士防御,令空軍每日襲擾,解煩兵則作為出戰主力,每次廝殺不要戀戰,打了就走。數次下去,曹操大軍必定疲憊不堪。等到他們疲憊,再率軍出擊,當可功成。即便沒能一戰破敵,或者是被曹操打了個反擊,由于距離彭城還遠,也不會把敵軍引到彭城城外,至少我們還沒在蕭縣一帶再次組織起防御。”
“子揚的意思我大概明白了。”呂布點頭:“是要我在碭山一線布防,以大軍防御,然后采取精兵戰術。大軍作為后援,解煩兵作為進擊主力,是不是這個意思。”
“就是這個意思。”劉曄回道:“我認為也只有這么做,楚侯才有可能獲取全勝,否則我們處處受制,根本不可能對曹操形成有效的阻擊。”
“你們怎么認為?”目光再次在眾人臉上掃了一圈,呂布向他們問道。
先前提到泰山一戰,除了周瑜指出龐統在部署上的疏忽,提議由白眊軍繞過袁譚所部,進擊青州,引袁譚回軍馳援,以此達到破敵的目的,再沒有別人提過反對意見。
而商議到呂布率軍迎戰曹操的時候,幾個幕僚都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幾種不同意見想差甚遠,先前呂布都只是隨意問了一下,并沒有公開表態。
直到劉曄提出他的看法,呂布才表示贊同,隨后又向眾人詢問有沒有補充。
眾人聽了劉曄的打算,都認為他的提議最適合呂布應對曹操精銳,于是紛紛表示贊同。
隨后,呂布又與眾人商議了另外三方面的應敵策略,第一次參謀本部沙盤會議居然開了整整一天,才最終敲定了五路大軍的迎敵綱略。
沙盤會議從清晨一直開到第二天凌晨。
會議散了的時候,天色還是黢黑,東方的天空卻已出現了啟明星。
走出營房,陳宮陪在呂布的身旁。
“楚侯召開沙盤會議,以后廷議是不是就可以取消?”陳宮向呂布問了一句。
“取消廷議?”呂布問道:“為什么?”
“難道楚侯不覺得有了沙盤會議,廷議好似已經多余?”陳宮向他問道。
“當然不多余。”呂布說道:“沙盤會議是參謀本部在戰前商討作戰綱略的會議,而廷議商討的內容則更加細致,參與廷議的也不僅僅只是你們這些人,還會牽涉到將軍們與一些掌管地方的官員。不同的會議有不同的用處,商討的內容也是不同。等到這戰場上,各路人馬還是要經常召開沙盤會議,具體的戰場變化決定著整個戰略需不需要做出相應的調整。”
“我大概明白楚侯的意思了。”陳宮點了點頭,應了一聲。
“彭城是我們最后的根基,這里要是丟了,我們以后可就是再無退路。”呂布輕輕拍了一下陳宮的手臂:“你是最早追隨我的人之一,我曾經信任也,將來也一樣信任你。我把彭城交給你,你可得給我守住了,一旦這里出了任何紕漏,我們在前面打的再精彩,徐州也還是會守不住。”
“楚侯放心,只要有我在,彭城絕對不會出任何紕漏。”陳宮應了一聲。
倆人走了沒多遠,孫策迎了上來。
呂布停下腳步,對陳宮說道:“曹操已經出發,明天一早我也將要領軍出征,公臺保重。”
“楚侯萬事小心。”陳宮躬身一禮。
招呼了一聲孫策,呂布轉身走向轅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