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雍話說的平和,可任何人都能從中聽出挑釁和奚落。
袁紹肯去倒也算了,他要是不肯去,必定會成為天下人的笑柄。
生為河北之主,坐擁數十萬大軍,呂布來到黃河北岸,他居然連前去相見都不敢。
梟雄本色何在?英雄氣度何在?
在場的幕僚們一個個臉色都不是很好,河北將軍們更是瞪著顧雍,就好像是要把他給生吞活剝一樣。
逢紀還想說話,袁紹抬手示意他不要再說下去。
“告訴呂奉先,他只要敢過河,我就會去見他。”袁紹對顧雍說道:“明天一早,我在河岸邊等他。”
“袁公果然英雄本色。”顧雍躬身一禮,對袁紹說道:“我會把袁公的意思狀告給楚侯。回稟楚侯要緊,我先告退。”
袁紹點了下頭,顧雍告退離去。
“主公,絕對不能去。”顧雍離去以后,逢紀說道:“呂布詭詐,而且聽說他在碭山一戰,數十員曹操部將居然不是他的敵手,被他斬殺了十多人,還眼睜睜看著他揚長而去。主公要是去了,我擔心是兇多吉少。”
“兇多吉少又能怎樣?”袁紹回道:“他來了北岸,我要是不去,別人只會說是我懼怕了他,有幾個會認為是他過于強悍,我不便前去相見的?“
袁紹把逢紀問的不知該怎么回應。
他站了起來,對在場的兩位將軍說道:“顏良、文丑,你倆明天一早隨我去見呂布。”
顏良、文丑當即答應了。
“呂布要見我,只有兩個可能。”袁紹的目光在眾人臉上掃了一圈:“其一,他是真的想要和我們袁家和談。要是果真如此,只要他給一些好處,我也沒打算繼續往徐州推進。其二,他是想要害我,有顏良文丑在,他害我還沒有那么容易,你們只管放心好了。”
袁紹已經決定要去見呂布,眾人知道勸說也是沒用。
郭圖對袁紹說道:“主公去見呂布,我覺著只是顏良文丑兩位將軍隨同還是不夠,最好再帶上先登營……”
“又不是去打仗,帶那么多人做什么?”袁紹擺了擺手:“不帶先登營過去,以免被呂布笑話了。”
顧雍說服了袁紹,返回黃河南岸。
聽他講述了說服的過程,呂布點頭:“我就知道逢紀一定會從中作梗,好在元嘆前往才把袁紹說服。”
“袁紹是個好面子的。”顧雍回道:“他向來好大喜功,說服他其實很容易,只要告訴他,要是不這么做,必定會被天下人恥笑,他多半是會順從。”
“元嘆還真是把袁本初給摸了個通透。”呂布笑著說道:“這次過河說服袁紹,你功勞不小。等到袁紹退兵,我會好好犒賞。”
“多謝楚侯。”顧雍躬身一禮。
自從投效呂布,顧雍等人都發現他們以往聽說的呂布,和如今見到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他們曾經聽說的呂布,不僅剛愎自用而且貪財好利。
但凡見到好處,恨不能都留在自己手中,哪能想到給屬下分撥一些?
可自從投效到呂布帳下,顧雍漸漸發覺好像不是那么回事。
呂布為人大氣不說,每逢他做出決斷,總會從手下眾人的利益考慮。
就拿前些日子送家眷前往建業,要是他果真像傳言中那樣,就不可能把所有徐州官員的家眷都給送走,而是只讓魯肅把他的家眷送去建業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