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向帳外喊道:“把楚侯命令送進來。”
衛士掀開帳簾,雙手捧著一封書信來到龐統面前。
龐統接過書信,展開看了一遍,遞向一旁的臧霸,他則對辛毗說道:“辛公說的還真是沒錯,以往我們是敵對,過了今天,怕是要成為同盟了!”
“長公子要我過來,正是與龐將軍商討退兵一事。”辛毗說道:“長公子認為,既然兩家已經約定罷兵,龐將軍應該即刻撤出泰山返回徐州。”
“撤出泰山返回徐州?”龐統笑著問道:“辛公怎么說出這樣的話來?要知道,泰山從來都是隸屬于楚侯麾下。早先在袁顯思發兵泰山,才有了今日一戰。如今雙方已經罷兵,為什么偏偏要我們退出去?”
“泰山原本就屬于青州。”辛毗說道:“楚侯得了泰山,對此處治理也是不太用心。泰山百姓相比于徐州、揚州可是過的十分清苦。長公子認為,只有把泰山交給我們袁家,這里的百姓才能有安穩日子,才能日漸富庶……”
“百姓富庶不富庶,與我們撤出泰山有什么關系?”龐統打斷了他:“辛公所說我確實是聽不太明白,兩家既要罷兵,當然是各自拿出一些誠意。”
本來就沒想過能把整個泰山都給拿到手里,辛毗的目的只是保留現有的幾座城池,再促使徐州軍退出青州,他的任務則是完成。
龐統提出誠意,辛毗問道:“敢問龐將軍,要我們拿出怎樣的誠意?”
“很簡單。”龐統說道:“泰山是我們的,這是不容置疑,如今我們要考慮的是青州一帶的城池。陳叔至將軍率領兵馬連續奪取青州城池,而且早先臧將軍與孫將軍也曾在那里操練兵馬。按道理說,青州那些城池也是屬于楚侯。不如請袁顯思從那些城池退出,我們就此罷兵,以后再一同討伐曹操,如何?”
龐統不僅沒打算把泰山的地盤讓出,反倒還說要留下青州被陳到擊破的城池,辛毗頓時皺起眉頭:“我看真正沒有誠意的應該是龐將軍,而不是我。”
“我怎么會沒有誠意?”龐統一臉無辜的說道:“辛公先來見我,起先我沒得到命令就不說了,得到楚侯命令我當即與辛公討論如何罷兵。如今怎么又說起我沒誠意?要是照著辛公這么說,我看和談能不能持續下去,還很難說。”
“難不成龐將軍是要楚侯和我家主公已經聯盟,而我們卻在泰山繼續廝殺?”辛毗臉色冷了下來,向龐統追問了一句。
“我是不是那個意思,辛公應該比我更加明白。”龐統說道:“泰山本來就屬于我們徐州,辛公一開口就要把他們劃了過去。要是我們已經兵敗,隨便你怎么劃,我也都認了。可問題是我們根本沒有兵敗,而辛公來到這里就提出要我們讓出泰山。無論說到哪里,這個道理也是說不通。”
“可龐將軍要我們劃出青州那幾座城池也是決然不可能。”辛毗說道:“我們可以不要整個泰山,還請龐將軍下令讓陳叔至領兵退后,至于我軍在泰山已經擊破的城池,當然還是留在我軍手中穩妥。”
“辛公覺得穩妥,可我卻覺著是奇恥大辱。”龐統冷笑,他向辛毗問道:“敢問辛公,是你們在泰山得到的城池多,還是我們在青州得到的多?”
論起破城的數量,當然是徐州軍在青州奪下的更多。
辛毗被龐統問的不知道該怎么回應才好。
龐統冷笑了兩聲,對辛毗說道:“辛公,既然你們奪取的城池沒有我們多,我們又憑什么把城池全都讓出來,而把原先屬于我們的城池也拱手交給你們?”
“如果連這個要求都不答應,說不定這次同盟就會毀在泰山。”辛毗話里帶著威脅的說道:“我已提出了我們的底線,要是龐將軍還不答應,我就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了。”
“那就什么都不要再說。”龐統猛然站起,對辛毗說道:“所謂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楚侯雖然下了命令,可我們對于受盡羞辱的和議是沒有任何談下去的興致。不如這樣,請袁顯思擺起兵馬,我們再廝殺幾場。到最后誰能從對方手中奪取更多城池,最終如何分配就聽誰的。”
自從袁譚率領兵馬來到泰山,雙方交戰已經數次,可袁軍卻從來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占到大便宜。
實際上,他們反倒是在具體的戰事中吃了不少的虧。
尤其是雙方在城池的爭奪上,陳到率領的白眊軍進入青州,一路攻城略地,從袁軍手中奪取了不少城池。
雙方雖然互有勝敗,可仔細盤算下來,真正占到好處的卻是徐州軍。
要是繼續再打下去,說不準袁軍還要吃更多的虧。
“依著龐將軍,我們該怎么辦才好?”從龐統的臉上絲毫看不出退讓的意思,辛毗的態度終于還是軟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