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褚又從曹操手中接過檄文轉交給楊修。
展開檄文,楊修面朝眾人大聲朗誦。
楊修朗誦檄文的時候,曹操捋著胡須不住點頭。
眾人也仔細聆聽著。
將軍們根本聽不懂檄文說的是什么,只是楊修朗誦的時候語調抑揚頓挫,讓他們覺著很是提氣。
而幕僚們則是一個個搖頭晃腦,微微閉起眼睛都是一臉的陶醉。
等到楊修念完,曹操向眾人問道:“你們覺著這篇檄文怎樣?”
“正如主公所說,大氣磅礴,又把呂奉先的小人嘴臉罵了個淋漓盡致。”荀彧說道:“除此之外,還說了袁紹的背信棄義,除孔文舉之外,怕是再沒人能做出如此精妙的檄文。”
“說的不錯。”曹操說道:“既然你們都認同這篇檄文,那就把他廣發天下。稍后我去向陛下討要詔書。”
眾人答應了,曹操說道:“要是沒其他事情,先散了。”
等到眾人散去,曹操招呼許褚:“仲康與我一同去見陛下。”
自從曹操兩次碭山兵敗,許都近來也顯得蕭條了不少。
尤其是袁紹發出了討曹檄文,許多外來客商擔心呂布和袁紹的大軍隨時會殺來,也都不敢再到許都往來營生。
以往徐州一帶還會有客商來到許都,從那里帶來一些新奇的玩意。
自從曹操討伐呂布,徐州方向來的客商不見了。
曾經還能輸送到豫州的煤炭,如今也是一塊都沒有。
帶著許褚,沿街道走著,看到街上蕭條的景象,曹操說道:“沒想到討伐呂布,許都居然也受了牽連,如今各地客商都不肯來到這里,只怕許都的錢財是支撐不了多久。”
“等到滅了呂布,那些客商也就該來了。”許褚回道:“商人向來以利益為重,他們只看眼前,哪會懂得主公雄心壯志?”
“我也不求他們懂得,只要他們知道,許都并非什么人想來就能來,也就夠了。”曹操嘆了一聲:“可惜世上商賈無數,知道這些的又有幾個?”
許褚為人粗豪,他跟在曹操身邊的日子雖然不少,思考問題卻不可能像曹操那么縝密。
曹操把許褚留在身邊,最大的好處就是他和當年的典韋一樣,為了保護主公連性命都可以不要。
像這樣忠心的猛將,曹操當然會特別善待。
許褚陪著曹操來到皇宮正門,倆人下馬,守衛皇宮的衛士紛紛躬身見禮。
這里的衛士都是曹操的手下,劉協出入,他們只不過是象征性的行禮。
而曹操來到,衛士們則是畢恭畢敬,絲毫不敢有半點不恭。
曹操來到皇宮,得到消息,劉協令一名常侍前來迎接。
見到曹操,常侍躬身行了個大禮:“陛下聽說曹公來了,令我前來迎接。”
“陛下在做什么?”曹操問道。
常侍回了一句:“最近陛下每天都在房里寫寫字看看書,就連以往喜歡的釣魚都沒怎么去了。”
“他沒有再做幾條腰帶?”曹操嘴角一牽,很是玩味的問了一句。
知道曹操提起的是當年衣帶詔那件事,常侍心頭一緊,弓著身回道:“曹公說笑了,陛下是九五之尊,哪里會做那種東西。”
“你應該是才到皇宮不久。”曹操打量著常侍。
常侍回道:“回曹公話,我是在陛下身邊伺候不久,以往都是在外院辦些事情。”
“難怪你不知道陛下的本事。”曹操笑著說道:“陛下心靈手巧,尤其是擅長制作衣帶。當年他送給董承的那條,我可是仔仔細細一點一點的檢視過。針腳細密,可不像是出自男人之手,更不用說是九五之尊。”
說到這里,曹操仰臉哈哈一笑:“我見過許多精巧的衣帶,如今想來,也就是陛下送給董承的那條最是精致。有機會,可得請陛下為我也縫制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