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給的第二個說法,徹底說服了周瑜。
世上確實存在著奇貨可居的現象。
什么東西要是太少,反倒價值會飆升到極高,一旦這種東西在市面上多起來,它的價值也將會隨之跌落。
呂布答應了袁紹,要向河北提供煤炭,而且價錢是市價的七成。
他們談好的七成,是根據市面上煤炭的價錢來衡量。
煤炭的產量越低,河北花費的錢財就越多,從徐州帶走的煤炭也就越少。
周瑜對呂布給的這個說法,倒是很認同。
他向呂布問道:“楚侯的意思是等到將來與袁家反目,再提高煤炭的產量?”
“其實天下間煤炭真的很多。”呂布說道:“如今我還沒有解決礦井下面照明的問題,而且各地豪雄都在虎視眈眈,也不允許我開采其他煤礦。等到我們的勢力再穩固一些,我也找到了在礦井下面不再用明火照明的法子,當然會讓工匠們多開采煤炭出來。畢竟我們將來征伐天下,也需要大量的煤炭用來鍛造兵器。”
“楚侯總是說在礦井下面不用明火。”周瑜問道:“不知有什么法子可以做到?”
“起初我想過在煤炭脫硫的時候提取硫化物。”呂布說道:“可那樣做的工藝實在是太復雜,而且需要的器具和原料也很多。想了很多法子,最終還是覺得用綠礬制作硫酸比較合算。”
“綠礬?”周瑜聽的是滿頭霧水:“綠礬一般是用來入藥,而且價錢極其低廉,不知楚侯要那東西做出什么……硫酸……有什么用?”
周瑜知道綠礬,卻從來也沒聽說過硫酸,所以在說這個名詞的時候,多少有些磕巴。
“硫酸和銅發生反應,可以產生電。”呂布說道:“我雖然沒有能耐建造電網,改變世人習慣使用的能源,可我做出一些可以支持工匠們在礦井之下使用的光源,應該還是可以。”
其實說這些的時候,呂布心里也是沒底。
建造不起電網,即便他造出了用硫酸和銅發生反應生成電而可以發光的礦井用燈,等到燈內的電用完,又用什么辦法充電,這是一個值得去考慮的問題。
井下不用明火的光源,一直是困擾著呂布的課題。
他想到過很多方法,但都無法實施。
不用明火的光源,在兩千年后根本不是什么問題,可是在這個時代,就成了無法攻克的難題……
呂布感覺到,他迫切的需要一些人才。
這些人才并不是懂得運籌帷幄的謀士,也不是沙場之上縱橫往來如入無人之境的武將,而是一些對科學探索有些著極其濃厚興趣的人才……
可天下之大,在這個時代又去什么地方尋找這樣的人才?
想到這里,呂布皺起了眉頭。
從他的臉上看出了不妥,周瑜問道:“楚侯怎么了?”
“也沒怎么。”呂布先是回了一句,隨后向周瑜問道:“你知不知道哪里有懂得算數和機關術的人才?”
“算數和機關術。”周瑜想了一想說道:“精通算數之人,我知道的有山陽太守劉洪,而懂得機關術者,則有扶風馬鈞。”
“這兩個人在哪里能夠找到?”呂布追問了一句。
周瑜回道:“劉洪倒是好找,只不過人在山陽,那里又是袁譚的地界,想把他帶回來并不容易。”
“只要我想得到的,就沒聽說不容易。”呂布微微一笑:“回去以后,我會安排人把劉洪帶來。那個馬鈞在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