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朱家,林氏的娘家來人已經坐了一會兒了。
葉瑜然進門就先道了一個歉,說那邊有點事情耽擱了,希望他們沒等多久。
然后問林氏,有沒有上茶水、上點心,將客人招待好。
這可是她娘家人,要多用點心,不能薄待了……
葉瑜然的話,讓坐了半天的大爺爺、林趙氏二人松了口氣。
其實他們不怕等,就怕自己來得不是時候,好事也辦成了壞事。
“沒事沒事,我們也沒來一會兒,正好也好久沒見幾個孩子了,順便聊聊天……”剛剛朱八妹回來時,隱晦地透露了一句,不是什么好事情,林趙氏便聰明的沒詢問是什么事,只說了自己的事。
大爺爺今天的任務,就是當一個“吉祥物”。
沒辦法,誰讓跟毫無血緣的林趙氏相比,唯大爺爺才是跟林氏血緣關系更親密的人呢?
葉瑜然不可能完全忽略大爺爺,跟林趙氏聊天的時候,偶爾也會跟大爺爺聊幾句。
不過人年紀大了,反應有點慢,他有時候望著院子里的兩小的,也就是三寶、四寶也能夠樂上半天。
經常答非所問,還不知道自己答錯了。
葉瑜然也不在意,繼續跟林趙氏說話。
跟之前的幾個親家母一個“口吻”,來年紅薯苗的事情,由兩村的里正、族長親談。
一聽來年還有合作,林趙氏臉上的笑容更大了一些,直言林氏是自家老爺子看著長大的,歡迎她隨時回“娘家”。
順便還說了一下林三妹、林四妹、呂大丫、呂二丫、呂三丫的事情,當初朱家“收養”的時候,不是跟林家村的里正、族長談的,就是跟呂家村的里正、族長談的,他們家一直沒有“露面”。
到不是他們家不想露面,一個是家里實在困難,養不起;另一個則是他們跟另一房有“矛盾”,一旦插手,林老婆子肯定要鬧。
他們好不容易跟林老婆子一家劃清了界線,絕對不想再來第二次。
現在看到幾個孩子過得很好,他們也非常放心,對葉瑜然再三表示感謝。
除了口頭上的感謝,她也表示,以后家里也會擠一份口糧,送到朱家來,算是他們的心意。
“朱大娘,我知道現在說這些有點不要臉,但是真的沒辦法,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我們那一家子……”嘆氣,林趙氏訴了幾句苦。
有林老婆子在,當初分家的時候,他們這房自然是被占狠了便宜。也是因為這個,家里日子特別難過,她婆婆的身子因為年輕的時候過于操勞,早早就去了。
公公的身子,也不怎么好,時而清醒,時而糊涂。
她又還有孩子要養,她男人也不是什么有本事的人,哪里敢招惹林老婆子?
當初葉瑜然態度強硬,把林三妹、林四妹接走了,她也跟著替兩個孩子松了口氣。
“我知道這點東西,肯定比不上朱家的付出,但這是我們一家的心意。”
雖然前面,林家人是做得有點過份,但林趙氏這么一打圓場,多少也挽回了一些。畢竟相較于什么也不做,事后的“描補”也是一種補救。
葉瑜然沒有計較,一一笑納。
這個時代,不比現代,宗族與娘家的力量,往往是一個外嫁媳婦最大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