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一切也沒有他想的那么可怕。
郁縣令、宴公子雖然不能歸為他們家境人脈,可一封“推薦信”,一封宴公子的信,前者能夠輕易敲開州學的大門,后者卻可以幫助他們收集到外界的消息。
“我突然想到了,或許,我們應該讓老七問問宴公子,關于普壽城的事。”朱三失笑,“我剛剛好像鉆了牛角尖了!”
“哈哈哈哈……我就說吧,船到橋頭自然直,瞧見沒?”朱四一陣得意。
朱五笑著說道:“瞧見了,所以我剛才‘夸’你了,我們家最聰明的人!哈哈哈哈……”
到了吃晚飯的時候,葉瑜然顯然發現,朱三的心情變好了。
她挑了挑眉:難道這小子想到辦法了?
時光,就這樣慢慢溜走著。
大寶、二寶的假期結束,重新回到岑氏書院上課了。
朱大、朱二舍不得別人碰他們的牛車,二人自己分了活,今天你,明天他,一人接送一天。
實在忙不過來,才一臉遺憾地將牛車給“交”了出去。
看著自家大哥、二哥心疼牛車心疼成了什么樣子,朱四、朱五又是一陣偷笑。
到不是嘲笑,只覺得挺好玩的。
自從家里添了牛車,他們家大哥、二哥干起活來,顯然更有勁了,跟人家聊天時,也聊得更加火熱了。
不知道是底氣足了,還是被人家的吹捧吹得有些飄飄然了,即使每天的活再累,兩位兄長的精神氣都非常足。
有了牛,自然也要有一個“放牛”的問題。
大寶、二寶去上學了,三寶、四寶年紀還小,于是放牛的活便落到了呂家三丫頭的身上。
精明的朱大、朱二總是囑咐家里的女人扣一個丫頭在家,不讓三個丫頭一起行動,這是其一;其二她們出去放牛時,也會交待村里的其他人帶著,幫忙看著點——人跑了沒事,但牛不能跟著丟了。
這些小心眼,男人們做得默不做聲,朱家竟然沒有一個人發現。
因為他們以為,朱大、朱二太“寶貝”自家的牛了!
一個“誤會”,化解了不必要的麻煩。
“小叔,小叔,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建同師兄考上了——”
隨著二寶跳下牛車,一聲歡呼,整個朱家都得到了這個消息。
“考上了?是不是你小叔那個姓劉的同窗?上回過年的時候,人家還讓人捎了一份年禮過來……”李氏對這人有印象,雖沒見過,但跟自家小叔子往來還滿勤的。
不過說真的,自從小叔子考上了“秀才”,愿意與小叔子往來的人也變多了。
不是這個捎了信過來,就是那個捎了特產過來。
最讓李氏歡迎的,自然是那位來自義康鎮的“宴公子”,每次捎的東西,都比別人存厚。
就是傻子也知道,這位宴公子“出身不俗”。
喜歡穿成農門惡婆婆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穿成農門惡婆婆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