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豐道:“帶進來吧。”
“是!”
高小魚轉身去通知。
不多時,贏熙進入房中。
贏熙是贏玉乾唯一的兒子,性情很不錯,也聰穎好學。他十來歲的年紀,相貌雖說稚嫩,卻舉止得體。在房間中站定后,也在打量著林豐,很有靈性。
贏熙道:“贏熙,見過先生。”
林豐點了點頭,問道:“你叫做贏熙,也是贏家的子弟,是否也只是走個過場呢?先前來了贏岱、贏頜,都是來了就走了,沒留下來。你這里,我也不強求,可以離開。”
贏熙搖頭道:“父親讓我留在先生的身邊,多聽多看多學習。尤其先生才學出眾,我也想要留下來學習。”
林豐道:“先前的贏岱、贏頜兩人,都不會來。你也是贏家的公子,皇室宗親,何苦留下來吃苦呢?留在我身邊,要端茶倒水,是要吃苦的。”
贏熙昂著頭,道:“我能吃苦,吃苦不算什么。林先生的才學,小子已經知道。我大秦士人,無一人是燕長歌的對手,林先生輕而易舉,擊敗了燕長歌。先生文武雙全,小子懇請先生,不吝指教。”
林豐聽到后,輕輕一笑,沒想到來了不紈绔跋扈的孩子。
倒是有些意外。
林豐頷首道:“你要留下,也可以。你如果隨時要離開,我也不反對。但只要留下來,一切聽從安排,也得端茶倒水。”
贏熙恭恭敬敬道:“小子作為先生弟子,自當端茶倒水。”
“好,就留下吧。”
林豐點了點頭。
“多謝先生!”
贏熙臉上也是有了笑容。
昨天父王就和他說了林豐,也說了林豐的事跡,贏熙很歡喜。他自幼喜歡讀書,更向往夏國名士。可惜,卻是沒機會接觸。
林豐是荀子弟子。
更是夏國的將門世家出身,能跟在林豐身邊,便等于是荀子徒孫一般。所以,他想跟在林豐身邊學習。
林豐留下了贏熙,卻不曾傳授什么經典經學,詢問了贏熙的大體情況,然后讓高小魚帶著贏熙鍛煉身體。
府上多了個孩子,倒也熱鬧了一些。尤其贏熙是每天早上到林家來,晚上又回去。林豐帶著贏熙,一直沒有傳授什么經學。
林豐所做的,是帶著贏熙鍛煉身體,以及帶著贏熙外出了解咸陽情況,知道最底層百姓的生活情況,讓贏熙見到百姓生活的真實樣子。
皇室出身的人,不缺乏心智,不缺乏資源,也不缺少學識,缺少的是同理心,以及對底層百姓的認知。林豐首先所做的,就是讓贏熙見到更多真切的情況。
這對贏熙,的確有沖擊。
贏熙從未外出過,從未想過底層的百姓會如此艱苦。他原以為,百姓都能吃飽穿暖,可實際上,還有很多人,有上頓沒下頓,朝不保夕。
這些,沖擊著贏熙,卻也是讓贏熙對百姓情況,有了更真切的認識。在這個前提下,林豐再一點點傳授,自己所形成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因為所有一切,林豐都是身體力行,所以贏熙對林豐,更是欽佩。
這樣按部就班的生活,日子一天天過去。
轉眼進入十月。
這一日,上午巳時,林豐帶著贏熙、高小魚正在練武,這是上午的日常之一。贏熙這段時間跟著修煉,身體更是強壯,甚至修煉出真氣。
贏熙的天賦,不算好,但對贏熙這樣的皇室宗親子弟來說,能強身健體,就已經足夠。奢求武道能踏足巔峰,那過于奢望。
林豐三人習武時,一名侍從,急匆匆的進入,躬身向林豐揖了一禮,道:“公子,夫人一行人,已經自永寧縣來了,到了府外。”
林豐聽到后,精神振奮。
白玉瑤終于來了。
他吩咐高小魚、贏熙停止練武,帶著兩人就往外走。
贏熙的內心,也頗為歡喜。
他喜歡和林豐在一起,因為和林豐的交談,總能學到很多不一樣的東西。他的內心,已經把林豐當作老師。
如今林豐的妻子他的師母來了,贏熙也是雀躍歡喜。
一行三人來到林家大門口。
贏熙跟著去迎接,看到了林豐驚愕白玉瑤碰面交談,他一下瞪大眼睛,稚嫩的臉上,有著一抹驚訝和難以置信。
怎么會?
師母的相貌,怎么和母親,竟如此的相似。
仿佛是一個模子出來的。
太相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