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淄南城外三里,這處官道旁有一座涼亭。
路邊的涼亭,專門讓途徑此地的人,能稍稍休息。
涼亭中,一個女子身著勁裝,腰纏玉帶,足蹬長靴。她頭發梳成馬尾狀,以簪子固定。女子的身材極為高挑,約莫一百七十公分的身高,瓜子臉,大眼睛,一雙眸子烏黑發亮,熠熠生輝。
她肌膚并不白皙,呈現出健康的小麥色一般。挺拔的鼻梁,微薄的嘴唇,有神的大眼睛,這些組合在一起,使得女子顯得英姿颯爽。
女子名叫田長樂,是齊國大儒田子云的幼女。她二十左右的年紀,不愛女工,偏愛武功。
她在武藝上頗有造詣,甚至可說天賦異稟。二十出頭的年紀,她已經踏入先天境界。即便放眼齊國年輕一輩,也少有似田長樂一般,能在這年紀成為先天高手的。
田長樂在兵法上的造詣也頗為不錯,她十七歲時,就入伍從軍,在軍中立下了功勛。
這是個巾幗不讓須眉的女子。
這段時間,她回到家中,得知父親和荀子起了沖突。
其原因,是荀子的弟子,國子監祭酒柳珪,竟是上書皇帝,說齊國佛門占據太多的土地,影響齊國的長治久安,要收回天下佛門土地。
柳珪五十出頭的年紀,執掌齊國的國子監,擔任國子祭酒,也是飽學大儒,名望很高。他這樣的人突然間上書,便等于在朝中捅了馬蜂窩,使得朝堂上爭論紛紛。
緊跟著,荀子也公開表態支持柳珪,使得朝堂上的局勢更復雜。
田子云后續表態,站在荀子、柳珪的對立面,恰是如此,田長樂知道后,她自然支持自家的父親。她也認為柳珪和荀子是沒事兒找事兒。
佛門勸人向善,讓人樂善好施,這是有利于天下安定的,好端端的,你招惹佛門干什么?
田長樂對荀子、柳珪沒什么好感,她又得到消息,荀子的弟子林豐來了。
她聽說了一些林豐的事情,知道林豐來齊國,是要促成齊國和大秦的聯合,讓齊國不再出兵攻伐大秦。林豐的事情,田長樂沒興趣,她只是想要阻攔林豐,責問林豐一番,看林豐這個荀子的弟子怎么說?
如果在涉及到佛門的事情上,連荀子的關門弟子林豐都無法回答,甚至站在了荀子的對立面,那么事情就好玩了。
荀子,自然沒了立足之地。
畢竟連人親人和弟子都反對,你的立場怎么站得穩呢?
田長樂站在涼亭,靜靜的等待。她很有耐心,沒有任何的焦躁。時間不長,田長樂盯著遠方的眸子中,眼前一亮,看到了遠處一輛馬車行駛而來。
馬車旁,有兩騎護衛。
這是林豐的馬車。
田長樂手摁在腰間的佩劍上,大步走出涼亭,來到官道上等著。
時間不長,馬車到了田長樂前方。
田長樂昂著頭,高聲道:“來人可是夏國林豐,田長樂在此等候多時了。”
林豐聽到后,撩起馬車門簾,這時候高小魚已經停下馬車。林豐下了馬車,打量著前方的田長樂,心思一轉,想到了黑冰臺對田長樂的消息。
這是個極為驕傲的女子。
林豐之所以知道田長樂,是因為田子云是這一次涉及到佛門的關鍵。既然涉及到田子云,林豐對田家的情況也是了解清楚,田子云的兒子很普通,沒有特別顯赫厲害的人。
唯獨這幼女,頗為出色。
林豐站在馬車旁,神色不卑不亢,拱手道:“不知道長樂姑娘攔路,有何指教?”
田長樂擲地有聲道:“你如今來齊國,可知道你的老師荀長卿,以及你的師兄柳珪,大肆攻訐佛門,說佛門占據了無數的土地,侵害齊國一事?”
林豐心思轉動,思考著田長樂的意圖。田長樂這一次來攔路,是否有人指使呢?林豐雖說心中思忖,臉上卻沒有展露絲毫,微笑道:“略有耳聞。”
田長樂道:“既然你知道,你說一說,荀子和柳珪所作所為,是不是胡來?佛門處處與人為善,更是勸導百姓向善。可是如今,他們卻攻訐佛門。”
林豐打量著田長樂,忽然笑了。
他料定田長樂是自己來的。
沒有人指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