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衍一副運籌帷幄的神態。
一切情況,他了然于胸。
麴光一臉欽佩神情,道:“國相不愧是高手,運籌帷幄,厲害無比。當年國相去夏國學習,果然是明智之舉。說起來,如果咱們高昌國的士人,能源源不斷去夏國學習,那該多好?”
馬衍年近五十,他不到二十歲的時候,就去了夏國,那時候夏國實力還強橫。
當年的馬衍,學習了數年便回到高昌。
恰是如此,他對夏國文化極為仰慕,甚至馬衍回到高昌,也仿照夏國,調整高昌國的官制,效仿夏國制定律法,建立國子監培養人才,使得高昌國的實力在西域愈發強橫。
馬衍面上有一抹得意神色,道:“想安排人去夏國,并非那么容易。一方面,夏國未必肯接納。另一方面,一般人去了也難以適應。在老夫之后,曾安排幾人過去。可是,這些人或是一無所成,亦或是干脆留在夏國生活。”
“最終,也就作罷,只是依靠我高昌國的國子監,培養自己的士人。”
“當年我在夏國時,曾聽聞夏國大儒荀子,連敗夏國七十余大儒,厲害無比。如果這樣的人,如果能到我高昌國去傳道授業,我高昌國未來,恐怕比大秦都更厲害。”
提及荀子,馬衍更是敬仰。
他此生大憾,便是不曾見荀子一面。
麴光道:“我相信國相,此番能成功。”
馬衍笑道:“但愿如此。”
麴光話鋒一轉,道:“聽聞姑臧縣很繁華,除了鹽,還有其他的一些物產。等抵達姑臧縣后,我去地方上了解一番。到時候,請國相去見李東山,再和林豐談一談,您看如何?”
馬衍掃了麴光一眼。
麴光這是想去找樂子啊,他對麴光是了解的。這位主兒能說會道,也有些才華。可惜,性情飛揚,而且喜歡逛勾欄之地。
在高昌國,就是如此。
到了姑臧縣,也是這般。
馬衍想了想還是沒有阻攔,提醒道:“王子殿下,在大秦境內,要低調一些,切莫生事。”
“我明白的。”
麴光大喜起來,眼中放光。
一行人往姑臧縣去,當抵達姑臧縣城,馬衍帶著人去刺史府拜訪李東山,麴光則帶著親衛消失在街道上。
馬衍進入刺史府,見到李東山,拱手道:“高昌國國相馬衍,拜見李刺史。”
李東山連忙道:“馬相,本官還不是刺史,暫代刺史行事而已。”
馬衍笑道:“這是遲早的事,以李刺史的能力,擔任刺史理所應當。更何況,老朽雖說在高昌國,也聽了些高昌國的商人,說李刺史一上任后,涼州風氣轉變,百姓安居樂業,這都是李刺史的功勞啊。”
李東山聽著,心中歡喜。
他明知道對方是吹捧,不過人都是這般,喜歡聽好話。
花花轎子抬人,誰不喜歡呢?
李東山臉上一副謙遜模樣,道:“馬相言重了,涼州能發展好,并非本官一人的力量,仰賴所有人一起努力。”
馬衍道;“李刺史虛懷若谷,令人佩服。說起來,姑臧縣令林豐,也如李刺史一般很是卓越。老朽想拜見林豐,不知道這一事情怎么樣,林豐是否答應呢?”
李東山道:“侯爺已經答應了。”
“多謝李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