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著走著
張海就來到了一處長滿青苔的巖石邊上
發現這里長了好多地耳,密密麻麻的滿地都是,頓時大喜過望,這也是好東西啊,在網上也非常好賣,價錢一點兒也不必野生黑木耳低,甚至更高呢。
張海連忙從背簍里掏出蛇皮帶,照著長勢最好的地耳扒拉,不到十分鐘就裝了小半袋,
因為地耳含水量大,張海就將袋子掛在樹上,等它滴干水分后再帶回家。
就在這時,大牛走了過來,一臉好奇的向他問道:“小海你撿這東西干啥?”
因此村里沒人吃這東西,也不知道地耳能吃,因此大牛覺得張海的舉動非常奇怪。
“這東西叫地耳,好多外地人都愛吃呢,價格比木耳還貴呢!”張海笑著解釋道。
“啥?這東西比木耳還貴??”大牛驚訝不已,
對他來說這東西和地上的青苔一樣,平時大家進山都不愿意多看一眼,沒想到這東西居然還能賣錢,而且還能賣出比木耳還貴的價錢來。
“那是當然!”
地耳別名地木耳、地皮菜、地軟、地踏菜、雨菌子等。普通念珠藻是一種固氮藍藻,平時所見的是其原植體,它外由膠被包裹,內由藻絲彎曲、相互纏繞而成。
研究表明,普通念珠藻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其蛋白質含量高于雞蛋、木耳、銀耳等;總氨基酸含量與發菜、香菇相近,因此,普通念珠藻是人體蛋白質的很好來源。
聽到張海的回答,大牛眼睛一亮,心想山里木耳不多,但這地耳可不少啊,只要潮濕的地方幾乎都有,要是它也能賣錢,那自己不是發了?
于是大牛連忙問道:“小海這地耳你收么?”
“收,怎么不收,不過這東西不壓秤水分太重,估計二十斤曬干了都沒有一斤呢!”張海想了想,這東西自己也可以在網上賣,相信喜歡的人也不少,因此爽快的答應下來。
“嘿嘿,沒事,只要你愿意收就行!”二牛叔擺擺手,臉上都笑開了花,
要知道這東西在山里可不少,一天隨隨便便就能找到上百斤,即使二十斤才能曬出一斤干貨,那一天也收獲五斤干地耳,如果一斤能賣一百塊,那自己一天就能賺五百塊!!
媽媽誒!!!真的要發了!!
大牛激動地全身顫抖,猶如魔愣了一般,轉身就跑開了。
看到大牛急切的模樣,張海有些蒙圈,隨后微笑著搖搖頭,知道大牛是去干嘛。
不過張海也希望他能多找到一些,畢竟大牛找得越多,自己也能賺的更多不是?
于是張海繼續尋找木耳,地耳并不是他的第一目標。
因為地耳的水分太多,自己根本帶不了多少,還不如多找一些野生木耳劃算!
另一邊,三爺爺也有了收獲
由于對這片林子非常受熟悉,老爺子目標非常明確,分開之后徑直朝老地方走去,很快就找到了一顆干枯的楠木樹,五六米高的樹上密密麻麻的全是新鮮的木耳。
老爺子動作也不慢,三兩下將低矮處的木耳采摘一空,然后不知從哪個山旮旯里找來一個簡陋的梯子,順著梯子很快就將高處的木耳也采摘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