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喲!方竹筍啊,才掰的吧?瞅著就新鮮。”
羅妮攤位右邊是墻,左邊挨著一個賣豆芽的。那攤主四十來歲,一臉福相。看到羅妮擺出來的東西,眼睛一亮,“多少錢一斤?先賣我兩斤吧,我正好拿回去中午燒排骨!”
“……”
這畫風,是不是有點不對?
羅妮瞅著他,懵了一下,才問道:“需不需要剝殼?”
方竹筍帶殼賣,按照鮮嫩程度,一般價格在三塊到八塊之間。剝了殼,一斤則多兩塊。
那攤主忙擺手,“不剝、不剝,現在剝了,一會兒就老了。我中午回去自己剝。”
“帶殼八塊,你確定要?”
羅妮了然的點點頭,爾后直接說了個最高價。她這些筍,全是挑的最鮮嫩的。平均長度不超過三十厘米。
“要!你給我稱兩斤……不,還是三斤吧。我閨女愛吃。”那攤主都不帶還價的,笑瞇瞇的點著頭道。
“……”
羅妮張了張嘴,什么都沒說。麻利的拿稱給那攤主稱了三斤,然后,二十四塊錢到手。
是不是開張得有點過于順利了?
那攤主自己簸箕里的豆芽,好像還一點沒賣出去呢?自己要不要禮尚往來一下?
羅妮摸著那二十四塊錢,腦子還覺得有點懵。
好在,隨著人流量不斷加大,羅妮他們這個角落,也很快熱鬧起來。接連上門的生意,讓羅妮根本無暇多想。她一邊不斷應付顧客的問價,一邊不斷過稱、收錢,忙得不可開交。
兩個小時后,羅妮背簍的筍就全部賣光了。她翻出兜里的錢數了數,差十來塊六百。
她背簍里的筍,大概也就六七十斤的樣子。因為少部分顧客直接買的剝了殼的,價錢貴兩塊,所以最后比她預想的多了十幾塊錢。出入不大。
羅妮看了下時間,早上九點二十五。
市場里的人流,比之前少了很多。但還有一些三三兩兩的在市場里逛著。若是有貨,再賣個十來斤不是問題。但再多,就沒那么好賣了。
“看來,一天零售八十斤鮮筍差不多就是極限了。若是找不到更大的銷貨渠道,大部分還是得做成干筍。”
羅妮收好錢,背上背簍,一邊往市場外走,一邊若有所思喃喃自語了一句。
想著,她腳步一轉,就直接下樓,到了農貿市場一樓。
虹光農貿市場,是能中區唯一的農貿批發、零售市場。一共三樓。一樓供應批發,二樓、三樓供應零售。
所以,雖然一樓看起來人最少,但生意卻是占了整個市場總額的三分之二還多。因為他們供應著整個能中區大部分的酒店和餐廳。
羅妮下來,就是想看看能不能碰上飯店、酒店的采購人員。
不過,顯然她的算盤落空了。
方竹筍新鮮時鮮嫩可口,但制成筍干后,風味會更獨特,也好保存。所以,飯店和酒店一般都會采買干筍,泡發后熬湯或做菜。對新鮮筍的需求,并不是很大。
即便有,也早被那些包山的大戶給供應上了。羅妮一個散戶,完全擠不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