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也預示著元豐朝過于注重才能,而忽略人品道德的問題終于顯露出來。\"
\"至于那個蔡確,還沉浸在他是首相的美夢之中,對即將要發生的事毫無察覺。\"
大唐某風流才子:他忙活了這么久,最后啥也沒撈著!?
大明某將士:就是從打小報告開始?!
大宋某坑爹小孩哥:打小報告雖不恥,但有用!
……
\"這里先科普下,宋神宗元豐改制后,宰相們向皇帝奏事,分為門下省,中書省,尚書省三班奏事。\"
\"其中首相擔任門下侍郎,概括為地位高,權重低。\"
\"而主持具體政策事務的則是中書侍郎的次相。\"
\"對于這個改革,神宗最初的用意只是為了分化宰相權力,回收君權,不過這讓我想起廢除宰相的朱元璋,我想用意大概都差不多。\"
\"按照舊制,就算這兩撥人想搞事,論理來說也是不成立的,敗就敗在蔡確本人既想要當首相,又想要拿捏次相的權重。\"
\"他想到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合班,讓中書省跟著自己開會,這樣他也能用他的權威影響朝政。\"
\"他不曾想過,高太后和舊黨就等著你這出呢,另一個韓鎮也想要對付蔡確,所以蔡確敗了,也算是自己找的。\"
大漢劉豬豬:明朝居然廢除了宰相!
始皇祖龍:朕也意想不到!
大明朱八八:咋滴啦!!!
大唐某官員:本來沒機會的,結果他一搞正中下懷!
\"隨后不久,舊黨韓維被安排當了哲宗的老師,司馬光和呂公著又為太后參謀了一份言官的名單,例如蘇轍,范純仁等都在里面。\"
\"而高太后怕麻煩,干脆繞開了兩府中的新黨,以中旨任命其中的五人。\"
\"在舊黨的持續攻擊下,新黨又內斗的局面下,有一個人站了出來表示抗議,他就是章惇。\"
\"比起蔡確和韓鎮那幫人,章惇在政治上的能力真的不要強太多!\"
\"他直言他司馬光所舉薦的范純仁和范祖禹同次相韓鎮都有親戚關系,這于制度不合;另外為啥司馬你舉薦的都繞開了新黨,算幾個意思?\"
\"司馬光一看這小子說到了重點,無奈之下回擊說如果這兩人惹了嫌疑,那么我擔責,自請罷官!\"
\"這個階段的章惇還是寄希望于調和兩黨關系,所以他給了彼此一個臺階下,并不想要矛盾太過激化。\"
\"只是可惜,他的這絲善意,也終究只是一廂情愿而已。\"
\"后來也證明了他所希望緩和關系的舊黨,轉頭就上書彈劾他一個樞密院長官,跑來插手言官之事,這是越職生事!\"
大宋某寒門子弟:可惜了章大人!
大明某世家子弟:你心善,人家可不手軟!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