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看著館陶公主意氣風發的臉,笙歌實在不忍心潑冷水。
罷了,不論是竇太后還是景帝都知道館陶公主的性子,不張揚不顯擺就不是館陶公主了。
越是這樣,上頭的那兩位就越是放心。
賓客云集,禮樂聲不斷,祝福聲喧鬧聲不絕于耳,可笙歌懷里的小石猴還是悄無聲息,一眼看去,跟一塊兒普通的石頭別無二致。
也不知道得多久,五彩神石才會發揮真正的作用。
在館陶公主的張羅下,笙歌洗漱換衣,在館陶公主審美的打扮下,她覺得自己就像是個會閃閃發光的寶石,無聲的散發著老子很有錢,快來搶錢的氣息。
跟在館陶公主身后,應付完一波接一波的奉承,笙歌只覺得腰酸背痛。
真累
比被竇太后押著她學她不喜歡的東西還要累。
公主府,館陶公主給予了笙歌絕對的自由和支持,府內上上下下都知道要對笙歌的命令無條件服從。
閑暇時,笙歌細細思索,劉徹能夠成就外擊匈奴,內削諸侯,南平百越,東撫蠻夷,北通西域的無上偉業,離不開他的左膀右臂,就像劉邦當年一介布衣能建立大漢帝國離不了他身邊的那幾位能人,
唉,她的小韓信啊。
笙歌嘆了口氣,不再像當初那個世界發生的事情,拿起筆開始羅列以后會聚集在劉徹身邊的人。
文有董仲舒主父偃,武有衛青霍去病,搞錢有桑弘羊,吏治有張湯,也算是方方面面都有個可以托付的能人。
這些人要怎么辦
還能怎么辦能施恩的施恩,至于不能施恩的
不能施恩的,那就任其自由發展,她還不至于卑劣到專門去打壓。
更不要說,劇情里的霍去病,過于耀眼奪目,她不會也做不到親手摘掉這顆閃閃發亮的將星。
只是不知道,這一世,衛子夫還會不會入了劉徹的眼,可不論怎樣,衛子夫也是個可憐人,與陳阿嬌一樣,把所有的一切都寄托在劉徹身上,最終不得好死。
就連精心培養的兒子劉據,也因為所謂的巫蠱之亂自盡身亡。
對立實在是沒必要。
如果衛子夫真的對劉徹是真愛,她倒是不介意把金屋子建的大一點兒,好吃好喝的多養一個人。
笙歌用筆在桑弘羊的名字上畫了個圈,其他她都可以不放在心上,但這個搞錢的她得放在眼皮子底下。
任何時候,沒有錢都是萬萬不能的。
所以,劉徹的這個伴讀,她截了。
哼,反正她再也不想經歷做太后時為了銀子愁到頭禿的絕望生活了,要禿讓劉徹禿去。
遠在洛陽的桑弘羊打了個噴嚏,貌似有人念叨他了。
不,都別念叨他,他不想被滅族。
吃喝無憂,還有那么多的產業等著他繼承,為什么非要想不開的做伴讀,勞心勞力為國家搞錢幾十年,最后被一幫沒腦子只會紙上談兵的儒生指著鼻子罵,然后還被滅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