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飢
“皇后那里加派人手,繼續盯著。”
“還有太子。”
笙歌不疾不徐的安排著。
“諾。”
自始至終,房間中都不曾有其他人影出現。
四下無人,笙歌起身推開門,走進漫天飛舞的雪中,似是想起了多年前還是個小蘿卜頭的劉明給她堆的雪人,折的臘梅。
還有那句,我努力更厲害些。
這些年,劉明一直在為了當年的童言童語努力著。
雁門郡,必將是劉明一鳴驚人的開始。
不管是朝堂上的那些反對聲音,還是其他的后顧之憂,她都會一力壓下。
是該有一場反抗,讓文武百官清醒,匈奴不是不可戰勝的,也該讓邊疆百姓知道,朝廷永遠是民眾的守護神。
先有當年高祖劉邦被圍白登山,后有呂后被冒頓單于國書羞辱,數十年的和親,多少風華正茂的女子葬身在風沙中,用一條條鮮活的生命換來大漢的休養生息。
這一切該結束了
估摸著時間,匈奴騎兵進攻雁門的消息就快要傳入京城了。
不知,朝中大臣會如何應對。
繼續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假裝什么都沒有發生,事后再派兵駐守,繼續與匈奴修好嗎
那雁門郡的守城將士,就該死嗎
時間在一天天的等待中流逝,匈奴入侵的消息八百里加急入京,景帝拖著病體召集群臣商討對策。
太子劉徹,也在其中。
劉徹年少,熱血氣盛,極力主戰,但卻被絕大多數的臣子反對。
“陛下,匈奴勢大,兵強馬壯,騎兵尤甚,此時不宜對匈奴開戰。”
“以匈奴一貫的風格,只會搶掠一番縱馬離去,并不會駐扎雁門郡。當年高祖之事,須得謹記。”
“陛下三思。”
此話一出,烏壓壓一群人開始應和。
幾十年來,匈奴的彪悍恐怖,深入人心。
劉徹心中壓抑,什么叫只是
雁門郡也是大漢疆土,世代生活在雁門郡的百姓也是大漢子民。
輕飄飄一句只是,就能夠罔顧那些人的苦難嗎
濃濃的無力感在劉徹心中升起,卻也無可奈何。
黃老之學,已經讓大漢帝國習慣了這種沉重而又緩慢的前行,生怕一絲改變,行差踏錯毀了這幾十年的平靜。
“父皇,兒臣建議,立即讓附近郡守派兵增援,將匈奴騎兵阻擊在雁門關外。”
“匈奴不顧歷代締結的友好協議主動進犯,我大漢泱泱帝國怎能聽之任之,長此以往,大漢威信何在。”
劉徹不死心的掙扎著,想要再盡力勸說。
只是,景帝顧慮頗多。
他身體抱恙,時日無多,此時悍然與匈奴撕破臉,到時徹兒繼位,當真能應付嗎
開戰并不難,難的是此一戰誰都沒有必勝的把握。
一旦戰敗,就不僅僅是和親那么簡單了。
到時候,平靜許久的大漢將再度風雨飄搖。
時機未到啊
景帝忍不住再心中喟嘆著。
景帝擺擺手,示意劉徹莫要再多說。
主和,已是必然。
劉徹頹然,這一刻他無比想知道,阿嬌會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