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
那一張奇奇怪怪的地圖,讓他看到了始皇帝的雄心壯志。
六國統一,從來都不是結果。
也許,那應該只是始皇帝宏偉一生的絢麗開端。
這樣的認知讓他覺得不可思議,但又讓他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對于一個有心青史留名臣子來說,還有什么比輔佐這樣一位帝王更讓人心動的。
他曾經也大逆不道的偷偷相過始皇帝的面,可無一例外,他什么都看不到。
始皇帝的過去,現在,未來,似是都包裹著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芒,阻止了所有人的探視。
不過,這不重要。
放下成見,放下私仇,站在歷史長河的洪流上,天下萬民的角度,他才知道,始皇帝究竟有多么的高瞻遠矚。
難道以始皇帝的見識和聰明,會不知道開創新的制度會困難重重嗎
但是,始皇帝依舊義無反顧的推翻舊制。
這不僅僅是魄力那么簡單了。
始皇帝打著巡游的名義,不辭辛苦尋得這樣一位天生的將才,他們還有什么異議可言呢
李斯和張良身為百官之首,這一接納,意義重大。
群臣對視一眼,也開始高呼圣明。
圣上能廢分封,行郡縣,能廢除就的選官制度行科考,還有什么是這位千古一帝不能做的。
扶蘇雖不知笙歌的想法,但也沒有出聲反對。
畢竟,韓重言,韓信的大名,在那些奇奇怪怪的畫面中如雷貫耳。
誰不知道,韓信行軍大戰,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父皇收韓信為義子,想來是有考量的。
韓信的品性,毋庸置疑。
直到回到咸陽宮,四下無人之時,扶蘇才提出了疑問。
“父皇,如今您的重心在穩定大秦帝國,武有蒙氏,王氏,韓信雖國士無雙,可”
扶蘇的未竟之言笙歌明白。
扶蘇一直在謀求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不似始皇帝一般有雄圖霸業的野心。
所以,笙歌才會一直說,扶蘇適合守成。
開疆辟土這樣的事情,就交給她吧。
是不是她做的足夠多,史書上提起大秦,提起始皇帝便不會以“暴秦”“暴君”簡單概之。
世人多對扶蘇被盜用的命運唏噓遺憾。
可她更惋惜始皇帝,當時危機四伏的大秦帝國,只有始皇帝能夠維持。
旁人,無論是胡亥,還是扶蘇,都無法做到。
“匈奴之患,歷來都有。”
“朕擅揮軍征戰,十年結束數百年割據紛爭,那同樣朕也可以把匈奴納入版圖。”
匈奴,一個彪悍的游牧民族,數千年就好似打不死的小強一般。
打不過就跑,打得過就挑釁,讓人頭疼不已。
既如此,倒不如徹徹底底把匈奴從一開始就納入中華民族的版圖。
既然后世能成就五十六個民族的統一國家,那為何她現在不可以呢。
無論是匈奴,還是百越,都將是她劍指的第一步。
“扶蘇,朕知你想說,征戰勞民傷財,妻離子散,但朕絕不會打無準備的仗。”
“無需多言,朕穩定國內局勢后,便會下旨你以儲君身份監國,開疆辟土之事,朕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