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讓所有人忌憚的竟然是這樣一位勝過世間千萬男兒的名門女子。
說好的大清女子,只會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繡花彈琴詩詞歌賦呢
這天,真的變了。
在笙歌的運籌帷幄,外交官員的三寸不爛之舌下,失地成功被收復。
笙歌站在漢白玉階梯的頂端,看著欣欣向榮海晏河清的江山社稷,知道該到最后一步了。
身為一個老人家,貪戀權位,總歸是有些不合時宜。
更不要說,她本意便是要讓大清實現人民民主。
這些年的刻意引導和培養,以及大清皇室的識時務,君主制度在笙歌的強力要求下予以廢除。
天下大勢,不可逆轉。
大清新歷,三年六月,為大清力挽狂瀾保駕護航的大清皇太后,與世長辭。
大清子民,舉國哀悼,自發上街表達哀痛。
文人墨客的悼詞層出不窮,似是這樣便能更多的留住這樣一位驚才絕艷令蒼生失色的皇太后。
為君者,身居高位者,有了一個清晰的榜樣和目標。
誰還敢說,女子發長視短呢。
紫禁城的某一角,飄蕩著一位身形逐漸虛無的鬼魂。
曾經在史書上鼎鼎大名,遺臭萬年的慈禧皇太后。
只不過這個時候的慈禧再不復當時的癲狂與自負,只是失魂落魄的喃喃自語。
“這不可能啊”
“這不可能啊”
如今大清的子民,誰都不如慈禧一般清楚大清真正的結局。
她記憶中的大清屈辱不堪,皇室軟弱無力,只能割地賠款,以求存活。
她也知道,這樣的大清,難以長久。
可她無可奈何,她舍不掉皇太后的尊榮,舍不掉錦衣玉食高高在上的生活。
所以,她舉全國之力供養她,討諸國的歡心。
她以為,她已經掙扎盡力到極致了。
卻沒想到,大清竟然還能蛻變成如今這副模樣。
原來,慈安真的可以
如果,如果當時她沒有謀害慈安,大清的命運會不會早早就改變了
不
她不能這么想,她跟慈安不能共存。
就好比這一世
她做不到為了大清舍棄她一生的榮華富貴。
慈安過的風生水起,而她卻早早的變成了紫禁城的一抹孤魂野鬼。
“唉”
一聲幽幽的嘆息,誰都不知道目睹了這一切慈禧到底是怎樣的想法。
悔
還是執迷不悟,不肯回頭
“慈安”
慈禧的聲音中有說不出的艷羨還有復雜。
慈禧作何感想,并不在笙歌的關心范疇之內。
脫離世界的笙歌,感受到體內源源不斷生生不息的力量,笙歌低頭沉思。
終歸,有些東西不一樣了。
她一手改變的世界,她傾盡心力扭轉的乾坤,化為她身后的底蘊。
小世界不滅,她便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