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還是不救,這是個問題。
一杯熱茶險些毀容的恩情,不如就以泡會兒池子回報吧。
笙歌牽著玉無瑕的手,默默看著在池子中不停撲騰和掙扎的馬太守,頗有些同情那些魚兒。
同為魚兒,它們是做錯了什么,需要承受這個年齡不該承受的一切。
罷了,萬一這些魚兒中有那么一兩只是通了靈性的,這樣的折騰死就有些太冤了。
“來人啊”
玉無瑕從始至終沒有提出一句質疑。
馬太守落水昏迷不醒的消息不脛而走,馬夫人傷心著急之余,不忘力挽狂瀾幫助馬太守穩固局面。
所有人忍不住感嘆,這馬夫人除了善妒些,本事能力倒是不弱。
為沖喜,馬夫人當機立斷與祝家敲定,認祝家嫡小姐祝英臺為義女。
祝公遠本就是有意攀上馬家,與其想那充滿變數的姻親倒不如見好就收。
不得不說,祝公遠難得的聰明了一次。
轟轟烈烈的認親儀式在熱火朝天舉行時,昏迷多日的馬太守悄然醒來。
聽一旁伺候的人講述,馬太守咬牙切齒吐出了不同意三字。
祝英臺自小聰慧,容貌旖麗,祝家夫婦對其教導也是極盡用心。
最最重要的是,祝家的錢財是他往上爬的捷徑。
作為獨女的祝英臺,最適合做馬家的少夫人。
他就昏迷了幾天,到手的兒媳婦兒就飛走了
義女
早晚都是別人家的,哪有攥著自己手心里的兒媳婦兒讓人放心。
只是這個時候,馬太守的不同意已經沒有任何作用。
從外祖家匆匆趕回的馬文才,看著自己新鮮出爐的義妹,只覺得天雷滾滾。
他前不久才剛剛發誓,此生離祝英臺遠遠的,不再有任何牽扯,努力保持距離。
自家母親卻一言九鼎的認為了義女。
誰能想到,這一世的祝英臺竟然成為了他馬文才的義妹。
未婚夫妻,變義兄妹,不得不說,還是母親會玩啊。
馬文才看著那個站在母親身邊粉雕玉琢乖巧可愛聲音軟軟糯糯討盡長輩喜歡的祝英臺,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文才哥哥。”
祝英臺伸出自己的小手揪住了馬文才的袖子。
馬文才愣住,原來祝英臺對他還可以有這樣的一面。
記憶中的祝英臺是什么樣子呢
對他避之唯恐不及,對他惡語相向,只為讓他成全她與梁山伯的兩姓之好。
也好
做義妹也好,這樣倒也算是變相的彌補了他上一世因執念造成的三個人的悲劇。
笙歌挑眉,難不成這么大點兒的娃娃就懂得一見鐘情了
再鐘情也沒用,兄妹兄妹
反正她已經從源頭上掐斷了所有不該有的悲劇。
“孩兒見過母親。”
“文才見過各位伯母。”
馬文才收起紛亂復雜的思緒,規規矩矩的請安。
大氣,沉穩,不見絲毫浮躁。
賓客見之,紛紛感嘆。
此子如此,來日必成大器。
是誰說馬家公子紈绔不知禮的,怕不是眼瞎了。